市区新貌。(记者潘金强摄)本报记者 方朗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投射到浔郁平原的时候,市区东湖公园早已一派生机。在公园的小舞池上,随着优美的舞曲《荷塘月色》和《最炫中国风》,大妈们迈开了欢快的舞步。在环湖绿道上,晨跑的市民畅意地呼吸着湖面吹来的清新空气。而在公园的亭台楼阁旁,东湖粤剧社的老人们早已摆开乐器,悠扬的乐曲响起,吸引了一群粤曲爱好者驻足欣赏。
东湖公园是贵港市精心打造生态宜居内河港口城市的一个缩影。贵港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城市建设与港口、产业互动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贵港实际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新路子。贵港市已进入城市规划建设高速发展时期,如今,中心城区建成面积已增加到60.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3.7%,昔日的农民城已发展成为“宜业、宜游、宜商、宜学、宜居”的现代化都市。
一位农民相隔30年的两张生活照,见证贵港翻天覆地的变化
1月10日,记者走进东湖边的广汇小区,将近70岁的黄琦灿老人拿出两张在东湖边拍的生活照给记者看。这是两张相隔了30年的照片,黄琦灿感叹地说:“我们变老了,东湖却变得年轻了,贵港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伊始,平南县丹竹镇农民黄琦灿开始走南闯北做农产品生意。1983年,黄琦灿从北方乘火车回到贵港,准备转船回平南。听说东湖公园就在火车站附近,黄琦灿于是抽时间游览了他心仪已久的东湖,并在东湖船亭那里照了一张相片留念,珍藏至今30多年。2013年,黄琦灿在贵港经商的儿子在东湖广汇小区买了房,全家落户贵港。黄琦灿发现,东湖变得更漂亮了,东湖的水更清了,东湖的树更绿了,东湖的花更艳了,还增加了水幕舞台、环湖绿道……黄琦灿高兴之下,叫儿女帮自己在东湖边再次照了一张生活照。
黄琦灿说,30年了,变化的不仅是东湖,整个贵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3年他到贵港时,就大东码头到火车站的和平路,以及百货大楼过去那几条街,一个小时就逛完了。现在,贵港街道四通八达,高楼大厦林立,城区面积不知扩大了多少倍?没有三四天是逛不完的。
之前,贵港仅为一个小县城,称贵县,1989年升级为县级市,1996年升格为地级市。之后,贵港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区面貌日新月异。21世纪初,随着新世纪广场、行政中心、邮政大厦、电信大厦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的建成,贵港新城市的框架逐步拉开。
一群“老贵港”游“新贵港”,感受城市魅力新生活
1月8日,阳光明媚,美丽的东湖迎来一批“特殊”的游客——一批退休老干部。
他们其实是一群“老贵港”,在贵港土生土长,或在贵港工作了几十年,有的退休前任县领导职务,有的任中学校长,有的任公司工会主席等等,虽然在此地生活、工作了几十年,对贵港非常熟悉,但是大家相约一起游东湖,看贵港新面貌,还是第一次。
老人们对贵港的新变化非常开心。“你看你看!这是童趣园、这是‘翠竹临风\’、这是‘花溪叠瀑\’,这清澈见底的湖水让人多舒服!”退休前任市饮食服务公司原工会主席的刘国祺,对当年的贵港旧貌记忆深刻:“马路两三条,烟尘满天飞,牛车街上跑。”今天,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刘国祺自豪地说,现在的东湖,已不是几年前污水横流、腥臭熏天的东湖,现在的贵港,也不是过去就几条街的小县城,贵港变大了,变美了,变靓了,跟当年相比,用翻天覆地的变化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2007年,为了整治东湖,贵港市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广汇集团。随着截污排水、湖底清淤、补水、园林景观游乐设施、护岸、道路及路灯等工程的先后实施,如今的东湖公园绿树成荫、碧波荡漾,配套设施完善,典雅迷人,这个因苏东坡题“东湖”而得名的地方,重新焕发出青春与活力,成为贵港市城市建设中一张亮丽的“名片”。
东湖整治是贵港市运用市场化运作进行城市改造和建设的一个典范。贵港市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大胆探索,积极转动资金“魔方”,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银行贷款、社会融资、滚动发展”新思路,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建设之路,有效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紧缺的难题。
2008年6月,随着推土机、挖土机的机声隆隆,市区最大的生态公园马草江公园开始动工。这个公园采取市场运作、用资源换项目的办法建设。相伴而生的还有周边的御林皇府开发小区。2009年6月,马草江公园建成开放。马草江公园总体布局概括为:三门两桥十里路,五场一坪十座园,两江四塘三大湖。公园内绿化面积达416亩,绿地面积占园区总面积的80%以上。种植有近200种植物,大小灌木近10万株,地被植物近10万平方米。这个开放式、敞开式的,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公园,让贵港市的市民又增加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休闲好去处。
“资金魔方”带来良好效应,马草江生态公园、民族文化公园相继建成对外免费开放,市文化艺术中心、中心医院、西南大桥、同济大桥等一批重大民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通过银行贷款、城市经营、社会融资等措施,几十亿的资金缺口难题迎刃而解,贵港城市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
一江两岸,魅力贵港风光无限
贵港市坚持高起点规划,以郁江为主轴,东西扩张,南北拓展,中心突破,依山傍水,描绘城市发展新蓝图,高标准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面积达到73.57平方公里。
今天,贵港中心城区发展格局已见初形。以郁江为主轴,北有新世纪广场、民族公园、文化广场、盛世名门、国际新城等,一直向北环延伸;南有东湖广汇,西有中强·普罗旺斯小区、西江绿城、豪港华庭等一批大型高档生活小区,东有圣湖城、港口新区。郁江南岸,原是“芳草凄凄鹦鹉洲”,如今也不甘落后,几年时间,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了南湖商业广场、港龙湾、水岸鹂都、港南一号、江南小镇等等小区,俨然“江南风景独好”。位于江南的南山公园,也正在大刀阔斧改造、扩建。华灯初上,郁江两岸繁星点点,广场、生活小区轻歌曼舞,贵港美丽夜景,让人留连忘返。
建设新城区,不忘老城区。在建设新区的同时,旧市区的改造同步进行,出现了生活港、凤凰城、聚龙城、九龙新城、唐人街、中央广场等一批高层商住小区。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城市建设的全程,按照“出行通畅、生活便利、环境优美、城市平安”的标准建设、改造城建项目。为贯通市旧城区和城北新区、江南片区道路交通以及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市委、市政府启动西南大桥、同济大桥、解放路下穿铁路工程、同济大道下穿铁路工程以及民主路等41条城市道路建设。总投资36亿元的“两桥两路”竣工投入使用后,贵港市过江通道将由现在的4车道增至16车道;横跨铁路通道将由12车道增至24车道。
经过近10多年的建设,一幅“街道宽阔,高楼林立,自然生态,水从城中过,人在景中行”的美丽画卷正逐步变为美好现实。贵港,正全力向新型城镇化、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奋斗目标奋力迈进!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