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淋巴瘤医治无效,2014年12月7日中午11时许,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五大队大队长、主检法医师董俊扬如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一刻,38岁的他永远离开了热爱他的战友,离开了他忠诚的公安事业。
沿着他的足迹,感受他如歌的人生,感触他用短暂、怒放的生命书写警察的忠魂。
任劳任怨的主检法医师
1998年,董俊扬于天津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桂平市中医院,次年成为贵港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法医,一干就是16年。
16年来,董俊扬参与勘查各类刑事案件现场1600多个,伤情检验2000余人次,尸体检验1000余具,物证检验200余起,会诊案件200余起,出具鉴定书2000余份,无一差错。董俊扬参与侦破杀人案件100多起,其中通过法医技术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20多起。他用精湛的法医检验技术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坚实的证据基础,使一批严重刑事暴力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董俊扬以实干、敬业赢得了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赞誉,先后被评为“广西青年岗位能手”、“市杰出青年卫士”、“市政法综治工作先进个人”,并多次立功受嘉奖,是贵港市刑事法医队伍的中坚力量。
董俊扬突然辞世的消息传来,刑侦支队的战友泣不成声,大家都感觉和他并肩战斗的情景,仿佛还在昨天,历历在目。莫移刚是五大队的技术员,跟随董俊扬工作多年。2014年1月27日,他随董俊扬到港北区庆丰镇勘查命案现场。他们刚把尸体上的草灰扒开,大家都惊呆了——脑浆从高度腐烂的尸体溢出,满是蛆虫,恶臭扑鼻而来。一名新技术员当场呕吐起来,董俊扬安慰他:“呕吐证明你还是一个正常人,像我已经有抗体,不会吐了,不是一般人了。”
董俊扬确实不是一般的人。工作中,他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总是抢着干。2013年冬的一个星期五,辖区某村水井发现一具浮尸。董俊扬赶到达现场时,围在现场的村民和死者家属都不愿意下井捞尸。他二话不说,脱棉衣就下井打捞起来。上岸时,董俊扬被冻得浑身发抖、嘴唇发紫。第二天,因下井受凉患重感冒的董俊扬还坚持去殡仪馆解剖尸体。同事们担心他的身体,都提议星期一再解剖。他说,感冒算不了什么,死者家属心里难过,要尽快给他们明确的结论。于是,董俊扬在殡仪馆对着尸体度过一个周末,周末带女儿去公园的承诺又一次食言了。
知寒问暖的好兄长
董俊扬总是关心别人多过关心自己。大队民警小何的妻子在外地工作,想考贵港市人民医院。董俊扬一直惦记着这件事,2014年9月他住院化疗期间,还专门打电话给小何,提醒他关注医院的招聘信息。2014年11月,得知同事自发为自己捐款治病的消息后,董俊扬给领导发了短信,要求将捐款让给经济更困难的同志。
董俊扬从细微之处关心、关爱每一个同志,赢得了全队民警的拥护与信任,有力地推动了大队各项工作的开展。2012年8月,董俊扬任五大队大队长后,仅用4个月时间就把贵港的技术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从2011年的全区第13名提升到2012年的全区第6名。他任职期间,五大队先后被评为全区、全市“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和“公安机关爱民所队”,大队有2人次荣立个人二等功、9人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0多人次受嘉奖、10多人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涌现出了“全区公安机关爱民实践模范”、“贵港市三八红旗手”等一批先进模范。
忘我奉献的孺子牛
从警16年,董俊扬呕心沥血,把全身心奉献给自己挚爱的法医事业,长期超负荷工作把这位年轻小伙子的身体压垮了。2013年初开始,董俊扬就感觉自己浑身乏力,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同事觉察他脸色不对,都劝他到医院检查身体。董俊扬总觉得自己年轻,可以扛得住,一直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2013年6月,平南县罗冲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董俊扬接报后,带技术员赶赴平南勘查现场。车子刚开动几分钟,董俊扬就叫停车,车还没停稳,他就吐得一塌糊涂。同事觉得不对劲,要送他回去休息,他不同意,坚持到平南出现场。在平南连续勘查两天后,又奔赴桂平现场,自身问题一拖再拖。
2013年底,董俊扬频频出现喉咙痛,他吃了点药,照常岀现场。同年11月底,他一直喉咙痛并伴有低烧,在领导和家人的不断劝说下,勉强去医院诊治。但诊断还没出结果,他又返回工作岗位。2014年3月初,在支队领导和家人多次劝说无效下,董俊扬被强行送到市人民医院治疗,初步诊断为淋巴瘤。虽然身在医院,但董俊扬的心却一直挂着大队的工作,隔三岔五“偷溜”出医院参加现场勘查、审阅法医鉴定。
技术员小莫一直内疚不已,怨自己学艺不精,让董大三更半夜拖着病体出现场。2014年8月18日深夜,市区某娱乐城包厢发生打群架刑事案件,有人使用了猎枪,小莫勘验了一个多小时,还找不到弹着点。董俊扬知道,不顾大家劝阻,赶去现场指导勘验,最后在厚厚的隔音棉后发现了弹着点。
局领导和同事们一直牵挂着董俊扬的病情。2014年11月下旬,贵港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朱永辉等领导和同事先后到医院探望慰问董俊扬。董俊扬像平时一样充满阳光,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病魔重返工作岗位,还多次咨询市法医解剖室筹建情况。一个人在生命弥留之际,还惦记着单位的各项建设,赤诚之心令人动容,同事们背过身,偷偷抹去泪水。
妻子眼中的拼命郎
董俊扬和妻子小周是中学同学,夫妻俩恩爱有加。在小周的记忆里,董俊扬是一个温柔细心的人,但他们从谈恋爱开始就不能像一般情侣那样长相厮守。2000年1月,小周从南宁回来探望董俊扬,那时贵港发生石油输送管道爆炸,死伤20多人,董俊扬日夜忙碌。小周呆了几天都没能见董俊扬一面,万分失落的小周只好坐火车返回南宁。可能是连老天爷也看不过眼了吧,因为小周所乘坐的火车晚点,小周终于在候车室与董俊扬见上一面。从那时开始,小周逐渐理解董俊扬工作的苦和累。婚后,小周慢慢地习惯董俊扬三更半夜在自己的身边“失踪”。
女儿蕊蕊两岁时因为肺炎,连续打吊针一个星期,董俊扬没陪女儿打过一次吊针。直到女儿将小手递到他跟前,“责怪”爸爸时。董俊扬才心疼地吹着女儿的手许诺:“爸爸以后一定多陪蕊蕊!”然而,这成了一个他永远也实现不了的诺言。
2010年10月,小周腹部剧烈疼痛,董俊扬把小周送去医院后,马上又出命案现场。经门诊检查,小周患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由于董俊扬离不开岗位,手术谈话、麻醉同意书等都是小周自己签字。
“要接受一个人,就要接受他的工作。”小周无悔当初的选择。而董俊扬最吸引小周的,恰恰是他敬业、有担当的优秀品质。
董俊扬心里一直内疚——从事法医工作16年,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他不仅牺牲了自己的健康,还把压力带给了自己的家人,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遗憾。2014年11月29日是董俊扬父亲75岁生日,躺在病床上的董俊扬强烈要求回家陪父亲吃饭,医生不同意,小周也劝他安心养病。最后,由小周回家代他尽孝。谁也没有料到,8天之后,董俊扬永远离开了热爱他的亲人和战友,离开了他钟爱的法医事业。
人无法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董俊扬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了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谱写了一曲动人心魄的赞歌。
本报记者梁启勇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