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榕玲 见习记者 姜佳坤
“好香啊!”近日,记者刚走进平南县官成镇东成村,一股醉人的花香便扑鼻而来。正在铺路的村民梁锐中笑着介绍道:“这是桂花香,是陈书记去年带领我们种的桂花树开花了。”
一路上,记者不仅在道路两旁看到了长势喜人、正在开花的桂花树,干净整洁的村屯水泥路两旁,还“点缀”着一个个绿色的环保垃圾箱。村民们告诉记者,这些垃圾箱都是陈书记来了以后才安放的。“在陈书记的带领下,东成村变得越来越美了。”村民们口中的“陈书记”,就是平南县政府应急管理处派驻东成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陈家馨。
东成村共有520户人家,约2750人口,可耕作的土地仅有680亩,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是官成镇典型的贫困村。
陈家馨一进驻东成村,就召开了村干部座谈会,听取村里有关情况介绍,开展对村情民意的调查。在了解到该村多是泥土路,交通较为落后,村民对修路的呼声最高时,陈家馨便开始马不停蹄地与县有关部门协调,最终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在2013年争取到27万元资金修建东成至杉山屯的水泥路;2014年又争取到20万元资金修建东五至栗州屯级水泥路,方便了近千名群众的出行。据陈家馨介绍,目前,该村又已向上级争取到20万资金,另一条村屯路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此外,得知该村用水较困难,且水质因养殖业污染较严重该时,为保证村民生活用水,陈家馨在2013年底争取到该县投资109万元建设人饮工程,该工程于2014年12月已基本完成。
陈家馨帮助村民们干的这些实事,大伙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残疾户梁琼祥动情地说:“如果不是陈书记,我不可能那么快就住上新房子。”原来2013年9月,梁琼祥家中失火,房屋和室内财物均被烧毁,生活极其困难。陈家馨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带领村干部带上油和米慰问了梁琼祥,还及时向民政部门申请了救灾帐篷。此外,陈家馨还说服建筑老板先垫钱帮梁琼祥建新房,并迅速联系保险公司对房屋损毁理赔,获得赔偿最高额的7500元,后又争取到县政府办公室支持3000元建房款。这一系列行动,终于让梁琼祥一家三口在几乎不花自己的钱,就住上了6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
“几千年来都是这样过,农村嘛,脏点就脏点啰。”这是村民们刚开始开展“清洁乡村”活动时的态度。陈家馨为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和转变其消极观念,带领村干部对村民加强宣传教育,并主动带头每年捐款300元用作保洁费。在他的带动下,村干部和群众也受到了感染,纷纷行动起来。2014年,共筹得6200元保洁费。有了资金的保障,东成村的保洁效果明显提高——如今,村民们大多都改掉了随处倒垃圾的恶习,村容村貌村风焕然一新。“看到东成村一天比一天美,我真是打心里感到高兴。”村支书刘世德由衷地赞扬道。
“书记,我的孙子还没入户口。”“书记,水渠要增加人手加快修建速度。”“书记,我们屯想修条水泥路……”记者在离开东成村之际,看到村民们围拢在陈家馨身边,争先恐后地说明自己的来意,陈家馨认真听取大家的意图,一一做好记录,并承诺会尽快为大家解决问题。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