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到社区、企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记者唐念摄)本报记者梁海莉
今年5月8日是第68个“世界红十字日”。市红十字会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应急救护、人道救助、“三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博爱情怀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人道救助暖民心
市红十字会通过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为贫困学生、受灾户、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送去关爱和救助。近三年来,该活动受益人数8000多人。去年,市红十字会先后与桂平汉威鞋业、市华隆超市、梦之岛(贵港店)等企业加强联系与沟通,落实资金和物资,开展“资助百名贫困学子求学”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奉献爱心,帮助更多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同时,不断加大救灾救助款物的募集力度,近三年来,共募集款物299万元。平时,在城区北京华联、南宁百货、俊美国际大酒店、市人民医院等各大商场、超市、宾馆、医院等公共场所设立“爱心募捐箱”,向爱心人士发起募捐活动。
此外,在近年来的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灾害募捐和救援工作中,市红十字会第一时间开展募捐献爱心活动,并积极为桂平市及平南县遭受洪灾的群众募集善款。
“三献”传递爱心
“三献”即无偿献血、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无偿捐献人体器官,是红十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献”的共同特点是,以人体的一部分去救助一个濒临死亡的人。
市红十字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板报、横幅等,加大“三献”的宣传力度。在“5·8”世界红十字日、“6·4”世界献血日等节日中,深入街头、乡镇开展捐献知识宣传。根据各大医院中的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及儿科接触到潜在捐献者和家属较多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据统计,目前贵港市已有500多名志愿者采集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自2011年开展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人体器官捐献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截至目前,全市人体器官捐献达98例,连续四年在全区排名第二。今年以来,贵港市已协调、见证人体器官捐献16例。
培训彰显特色
烫伤烧伤该如何处置?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现场救护需注意什么?气道被异物阻塞该怎么办……5月4日,市红十字会到市群星电缆公司开展基础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在救护培训中,授课老师围绕心肺复苏、外伤包扎等内容做了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借助教学人体模型,演练了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救护技能。同时,授课老师还现场讲解了日常生活中烧伤、烫伤、动静脉出血等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
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曲介绍,他们积极开展应急救护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的“五进”活动,充分利用三区两县市的文化广场和红十字培训站,向市民传播应急救护知识。同时,积极推广应急救护“掌上学堂”手机软件,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发展。坚持每年举行应急救护培训12场次以上,受益人数达3万多人次。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