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县环城高中 许榕姬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辅助教学内容,既能增加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又能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笔者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穿插手段辅助教学,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也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
穿插妙语。所谓穿插妙语,就是把那些抽象的理论、深奥的道理、晦涩的法规、枯燥的数字,用形象的比喻、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如,在讲北师大版必修一第十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时,讲到“内战的爆发”,毛泽东亲赴重庆参加谈判,我穿插了他在演讲休息时的精彩问答。有人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你们是否能够战胜蒋介石?”毛泽东说:“蒋先生(指蒋介石)的‘蒋\’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棵草,他不过是个‘草头将军\’而已”。又问:“那你的‘毛\’字……”没等那个人说完,他说:“我的‘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个‘反手\’。意思很明显,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我恰到好处地引用毛泽东妙趣横生的解释,使学生深受启迪。
穿插趣闻。穿插趣闻是根据教学课堂的需要而插入相关的内容,其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或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补充说明。趣闻轶事、小知识、小故事都可以作为穿插的素材。如,在讲必修一第五课《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讲到“太平天国运动”,我充分利用我们贵港市身边的历史教学资源——太平天国起义的遗址进行讲解。它位于桂平市北部金田镇金田村西侧的犀牛岭上,距桂平市区28公里,有二级公路直达。金田起义地址是当年太平军誓师起义的地方,遗迹犹存,古松参天,绿草如茵,经多年建设,设施日臻完善,那里已成为人们瞻仰观光、学术研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1961年国务院公布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东面的第二幅浮雕,描写了1851年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我利用发生在家乡的历史事件进行穿插讲课,同学们听得情趣盎然,从中收获良多。
穿插寓言。古今中外有许多包含丰富哲理的寓言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若能适当穿插,就会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原理的理解,获得新的认识。如,在讲必修一第十六课《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时,讲到“产生和发展”,我穿插了苏格拉底和妻子桑斯佩的寓言。有一次,庸俗凶悍的桑斯佩为了一点小事大发脾气,对丈夫苏格拉底破口大骂。然后,又将一盆脏水浇到大哲学家的头上,水从头直泻全身,苏格拉底顿时成了落汤鸡,但他不仅没有生气,而且还幽默地说:“我早知道雷声之后,必有大雨”。穿插这些寓言故事,既透彻地阐明了哲学原理,听起来又不觉得乏味,深受学生的欢迎。
穿插歌曲。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穿插歌曲简单易行,关键是歌曲内容与教学课堂要“合拍”。无论是在刚上课时,还是在课要结束时,或是在讲课进行当中,都可以让嘹亮的歌声响彻课堂。如,在讲必修一第十一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时,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我穿插播放《义勇军进行曲》,歌曲雄壮激烈,催人奋进,同学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讲必修二第十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时,讲到“经济特区的创办”,我穿插了一曲《春天的故事》,这首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整个大江南北的经典歌曲,以1979年春天发生的那个故事为开端,曾经封闭、半封闭的中国,主动打开国门,拉开对外开放这部气势恢宏历史剧的大幕。而1979年春天的故事,可以直接理解为中国经济特区的创办,更加可以引申理解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起点。通过这首歌曲,对加深学生对经济特区创办的记忆与理解,起到很好的效果。穿插歌曲不宜过多,一堂课有一至两首为宜,不能将高中历史课堂上成歌曲欣赏课。
穿插图片。实践证明,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穿插图片,能为学生创设生动、具体、直观的情景,容易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到某一历史人物时,可出示一下他的画像或照片;讲到某一地方时,可展示一下该地方的资料照片;讲到某个历史事件时,可播放一段反映该事件的镜头。在讲必修一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时,我穿插放映了两组反映改革开放前后外交工作的图片,让同学们通过图片对比,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前后外交工作的历史巨变,从而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穿插图片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教学时间、教学条件的不同,灵活掌握。如有条件,可使用投影仪、多媒体等电化教学设备辅助教学。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