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苏少珍
贵港,270多公里长的西江黄金水道,台湾产业园、江南工业园、西江产业园、桂平长安工业集中区、平南工业集中区分布两岸;造船、陶瓷、食品加工、机械、发电、造纸、林产品加工、饲料、羽绒、皮革等骨干产业如星罗棋布,点亮了西江两岸;林立的厂房、繁忙的塔吊、穿梭的车间流水线,向人们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据统计,2014年,贵港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861.28亿元,是2010年的1.43倍,是2005年的4.25倍;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70.65亿元,是2010年的1.30倍,是2005年的7.95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96.8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2.5%,比2005年提高了41.6个百分点。今年1至6月份,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4.45亿元,同比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9.9亿元,同比增长7.0%。
以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长期以来,贵港市工业短腿的被动局面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总量少、增速缓慢,经济发展缺少后劲支撑。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在困境中苦苦寻求着破题的对策。
近年来,贵港市以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为契机,围绕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目标,大力实施港口、产业、城市互动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做优全市工业产业。
贵港市按照“沿江布局、港园合一、产城互动”的发展模式,在西江两岸规划建设了台湾(贵港)产业园、江南工业园、西江产业园、桂平市长安工业集中区和平南县工业集中区五个自治区级园区和A类产业园区,规划面积达148.93平方公里。至2015年5月,全市五大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4亿元,各园区的给排水、电网、路网、通讯、绿化照明、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园区的承载能力得到提升,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发展的良好平台。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贵港市各级政府积极引导优势产业向园区聚集发展,逐步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高地、主引擎。目前,贵港市五大工业园区都分别建设有2000吨级以上的码头泊位,园区发展具有港口水运、交通物流、土地连片、劳动力充足等便利优势条件,打造临港临江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明显。正在积极打造的粤桂(贵港)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园、钢材加工物流园、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园、东盟(贵港)家具城、港龙皮革城、桂平龙门陶瓷城和平南保健食品产业园等七个特色工业园区,进一步提升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新平台功能,实现产业跨越升级。
2014年,贵港市五大工业园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68.32亿元,同比增长6.24%;工业增加值105.75亿元,同比增长7.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8.06亿元,同比增长4.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3.89亿元,同比增长9.95%。
工业投资稳步增长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贵港市已培育了制糖、建材、电力、化工、机械制造、食品、饲料、电子、造纸与木材加工、纺织服装与皮革等十大重点产业。围绕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贵港市引导各工业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改造和自主创新步伐,同时注重节能减排,推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促进全市工业健康快速发展。
据了解,仅去年,贵港市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就有846个,计划投资额387.1亿元;计划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达674个,计划投资375.6亿元;投资1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5个,计划投资86.6亿元。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57.53亿元,同比增长12.4%;更新改造投资219.55亿元,同比增长31.9%;制造业投资229.51亿元,同比增长19%。通过改造,进一步提升了机械、冶金、化工、建材、食品、羽绒、造纸等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了优势工业企业。
2014年,全市有13个工业技改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有16个项目实现部分投产,成为全市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全市工业企业新增销售收入72.8亿元,新增税收2.3亿元,新增就业8895人。经过优化升级改造,贵港市农产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双双突破百亿产值大关,加上在此之前首个突破百亿大关的建材工业,贵港市超百亿产值的行业有3个。2014年,全市建材、纺织与皮革、农产食品加工、冶金、林板纸、机械制造、电力、饲料和化工等九大重点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75.29亿元,是2010年1.75倍,年均增长14.99%,九大产业的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7.3%。
今年1到5月份,3个百亿产值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建材、农产食品、纺织服装与皮革三大产业产值分别增长8.95%、10.23%和13.24%,增幅均高于全市行业平均水平。建材工业成为广西重要的建材生产基地。其中,水泥产量和水泥熟料产量分别占全区比重的20%和30%。今年1到5月份,全市建材工业完成产值67.4亿元,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招商引资上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为了做大全市工业存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近年来,贵港市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和平台,以园区建好的标房和收储的土地为依托,大力开展投资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聚焦重点产业,吸引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前来贵港市投资兴业。同时,狠抓项目建设,促进项目尽快落地,优化全市工业布局,形成工业发展新一极。
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强化招商引资活动,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延伸三条主线,积极筛选、策划了一批技术含量较高、带动能力强、投资效益好的重点产业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委托招商等工作,引进培育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理念,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强力推进征地、拆征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项目落户步伐。2014年以来,贵港市打造的粤桂(贵港)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园、钢材加工物流园、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园、东盟(贵港)家具城、港龙皮革城、桂平龙门陶瓷城和平南保健食品产业园等7个特色园区入园项目37个,有的在做前期准备工作,有的已开工建设。钢材加工物流园机械化料场项目、60万吨高速线材项目、煤气综合利用及余热发电项目均已竣工并投入运行,累计完成投资4.7亿元;港龙明珠皮革城已落户制革企业、下游配套企业共13家。其中,麦氏皮具、太平洋制革有限公司、裕成皮革、港龙皮革等企业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装修厂房;桂平市的陶瓷制造业目前已有5家企业共14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年产瓷质砖能力超过4000万立方米。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