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庆杰 见习记者 姜佳坤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这首美丽动听的歌谣,正是平南县平山镇如今的真实写照,那生机勃勃的田野,拔地而起的新房,平坦笔直的公路……所有这些都向世人昭示着平山镇正在发生着喜人的变化。正如该镇扶贫工作队分队长黄乡城所说:“我们是一支由党委精挑细选集结起来的队伍,我们肩负着使命来到这里,就要真正行动起来,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辜负群众的期望!”
黄乡城原是平南县地税局副局长,现挂职平山镇党委副书记,挂 点为该镇的登明村。2014年3月市里开过动员会后,黄乡城打包好行李便来到距离县城70多公里的登明村住下了。驻村后,黄乡城发现村里的篮球场人迹罕至,形同摆设。再一细看,原来是篮球场虽已硬化,但连篮球架也没有!原来是没有资金!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黄乡城二话不说,开始跑资金,他找到后盾单位平南县地税局,争取到1.2万元,购买了优质的篮球架。完善了篮球场,村民有了健身运动的好去处。“只要不下雨,我们每天晚上都打球,各屯也组织了篮球队,我们经常举行篮球比赛。”村民黄榜安笑着说道。
黄乡城和村干部又带领村民集资,筹了30多万元修建村级文体广场,他本人也捐了300多块钱。文体广场建好后,平山镇政府请来容县民间歌舞团到登明村文艺汇演,大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半年内,歌舞团给村民们献上十几场精彩的演出。一有演出,文体广场都是人山人海,全村老少像过年一样也都兴高采烈,。此外,投资30万的文体综合楼也正在在动工建设。
医疗、娱乐、健身……虽然群众的需求越来越多样,但有些最基本的却被忽视了,如一位村民向黄乡城抱怨:“步南碑水坝年久失修,能不能想想办法?”“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黄乡城说。他多次找领导,跑部门,争取到上级支持资金8万元用于建新水坝。与此同时,在七新村,黄乡城了解到波塘口正在筹建的屯级道路,群众已集资数年,上级也已拨付一定资金,但仍有5万多元缺口,他及时向后盾单位平南县地税局反映情况,争取支持,使得道路顺利完工。
黄乡城所在的扶贫工作队共有15名成员,大家来自不同的岗位,各有所长,有的是组织管理的强手,有的善于拉项目,有的对群众工作比较在行……作为分队长,黄乡城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法。黄乡城告诉记者:“我们每月都会集中队员开会,每个队员要汇报本月工作情况,还要制定下个月的工作计划。我们认真听取彼此的工作进展、心得体会,相互学习借鉴好的方式方法,有什么困难就共同研究,业余时间也经常私下交流,比学赶超的氛围很浓厚。”
2014年一年,黄乡城积极“跑资金、跑项目、要物资、要技术”,累积争取各项建设资金、物资、清洁乡村扶持款共计60多万元,使全镇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在其位就要谋其职,多为群众办实事。”黄乡城说。
新闻推荐
...
平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