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讯港北区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养殖产业规模。2010年该区生猪出栏47.57万头,肉牛出栏0.91万头,家禽出栏666.7万羽,水产总量1.15万吨,水产畜牧总产值12.6亿元,占大农业产值比重62.9%。
港北区现有1个国家级龙头企业,5个自治区级、行业级龙头企业和318个规模养殖场。该区注意发挥这些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推广“以公司为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民”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农民提供场地和人工饲养,龙头企业统一向农民提供种苗、饲料、疫病防治、技术服务,统一保价回收销售,取得了企业赢利、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的良好效果。国家级龙头企业扬翔公司2010年投资5000多万元在大圩镇团结村建立了存栏3000多头的瘦肉型种猪场,年出栏12.3万头,同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4000多户农户养殖“龙宝”猪,年出栏18万头。2010年,该区80%以上的小型养殖猪场和农村养殖大户都与扬翔、港旺等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对接关系。扬翔饲料公司销售收入超50亿元,同比增长17.5%,带动养殖农户6900多户,户均增收12000多元;5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4亿多元,带动养殖农户4300多户,户均增收11000多元;61家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养殖户7853户,总产值超过1.5亿元,户均收入3万多元。
为了提高养殖质量,港北区以龙头企业为抓手,以规模养殖户为点,以养殖示范小区为片,大力推广优质瘦肉型猪养殖、健康养殖等先进技术,推动全区畜牧养殖产业向园区化、标准化养殖方向发展。2010年全区已建成规模化标准养殖小区7个,发展规模养殖户318户,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专业养猪户达到176家,养牛养羊养兔等其他规模养殖户142户;牛品种改良1.1万头,改良率比上年增长22.2%;生猪品种改良2.5万头,改良率比上年增长36.9%。同时,港北区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积极探索林下生态养殖模式,形成了“猪(牛、鸡、鸭)十林(果、蔬)十沼气”循环生态养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全区共发展六乌山、驾凤山等13个林下生态养殖小区,养殖户达500多户,林下养殖年产值达2.14亿元,纯收入1.17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72元。(彭花红)
新闻推荐
...
灵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