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智荣 通讯员赵益勇 陆宏夏)“村里新建了舞台,以后空闲时我们可以唱歌跳舞了!”“屯里运行多年的小变压器换上大容量的,再也不愁电压不足了!”看着村里又有新变化,港北区大圩镇新建村的群众十分高兴。他们说,今年以来港北区党员干部多次下村屯,解决了村里的很多实际问题。
这是港北区践行群众路线,坚持群众“点菜”、干部“掌勺”的服务形式,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
“群众‘点菜\’干部‘掌勺\’的服务形式,也就是党员干部根据群众‘点\’的生产、生活中的难事,以最迅速的行动和最实际的成效,为民解忧办实事。”港北区委书记徐育东介绍说,将“点菜”的主动权交给群众,才能确保帮扶内容是百姓急需解决的事项,才能烹调出群众喜爱的好味道。
大圩镇上莲小学校长李宏告诉记者:“学校有1300多名在校学生,现有校舍根本满足不了教学需求,没有会议室、多功能室。党员干部了解情况后,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10多万元,帮我们学校新建了一栋教学综合楼,共1500平方米,有12间教室。”目前,该校教学综合楼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装修,建成后大大地缓解了教学用房紧张情况。针对入学难这一问题,港北区争取上级投资1.3亿元加快推进学校项目建设,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师生们俱欢颜。
对群众点的“菜”,干部们全身心地掌好“勺”,使出浑身解数做出让群众满意的菜式。针对征地拆迁中安置难、保障难等问题,该区为150多户被征地群众解决了安置房问题,帮助1320多户被征地群众解决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问题。针对群众反映的行路难问题,港北区多方筹措资金4000万元建设达开库区高山大桥,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库区3万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针对饮水难问题,统筹资金1210.5万元完成根竹乡等3个乡镇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项目竣工后将解决19734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一道道大众口味的佳肴,让广大群众尝到实惠和甜头,而一些“私人订制”的“私房菜”也不赖。庆丰镇夏里村专业合作社去年新成立,专门承租农户田地进行机械化生产,理事长李远军说,社里缺资金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影响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港北区党员干部在下乡征求意见时了解这一情况,积极协调各部门,帮助落实了160万元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资金,并协调金融部门贷款70万元给合作社,解决机耕路建设问题。
此外,该区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当先锋”活动,党员干部根据群众贴在墙上的“微心愿”,一对一地帮群众实现心愿。到6月底,该区共兑现为保洁员购买防水雨具、为低保户免费送花生油和大米等近千个“微心愿”,群众满意率达86.5%。
新闻推荐
...
灵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