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建设,是一项统筹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漓江环境治理、沿岸扶贫开发、重大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及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古村古镇保护开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对于科学保护漓江、丰富桂林旅游内涵、改善沿线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沿岸农民收入、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建设不仅与《规划纲要》高度吻合,更为重要的是,它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一脉相承,是桂林市贯彻实施“五大发展理念”的一大阵地。
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建设,定位为“美丽山水、生态田园、浪漫古镇、活力漓东”,全长约53公里,其中涉及灵川大圩镇7个村委26个自然村,涵盖7大块(交通建设、农业建设、村庄建设、旅游设施工程建设、水利设施工程建设、污水垃圾处理、党建示范点建设)。具体包括16大项目:以漓江东线百里生态示范带绿道建设为核心,开展“一带四路”建设(生态示范带、旅游绿道、桂磨路大圩入口—大圩镇—吕岸村113县道扩建、大草公路大修、新建狮子坪—碧岩阁二级公路);以万亩果蔬生产示范带为基础,开展“两园一基地”建设,打造灵川古镇提香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提子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圩草莓采摘观光园和茯荔蔬菜采摘观光园;以沿线村庄提档升级为目标,实施老嵅、大村等7个重点村屯绿化亮化工程建设;以污水垃圾处理为重点,开展饮水安全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处理工程“三大工程”建设。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战略构想提出后,沿线县区和相关市直部门立即行动,道路硬化、饮水净化、生态绿化等各项工作迅速开展。短短一年半时间,已累计完成投资3.3亿多元,一条自桂磨路口经大圩至草坪全长约35公里的休闲绿道已经建成,漓东生态休闲游和康体运动热正在升温。
经过第一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大圩、草坪、兴坪集镇都“改头换面”,不但风貌变美观了、环境改善了、基础完善了,而且产业发展了、功能加强了、百姓得实惠了;沿途村屯风貌改造也在跟进,灵川县全面完成大草公路两岸50米可视范围内405户改造工作。大圩至草坪公路改造已完工,水利设施、旅游设施、污水处理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大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助农增收工程,灵川县在大圩创建古镇提香红提基地;雁山区确定碧草公路沿线提子、蓝莓、蔬菜等9个特色农作物采摘点,将对采摘点进行统一包装设计,游客通过扫二维码识别采摘点的品种、季节和地点。
随着各项工程的深入推进,打造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的构想成为现实。今年2月,桂林市离退休老领导考察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等工程时,对这一战略构想的实施给予高度肯定。普遍认为它不仅能丰富桂林旅游内涵,助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更是一项兼顾漓江环境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业发展提升、古村古镇保护开发的系统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青石板路在小巷中蜿蜒曲折,整洁的街道,小青砖、马头墙、坡屋顶为代表的桂北民居风格建筑,与静静流淌的漓江水和巍巍青山互相辉映,安静、悠闲而富有诗意……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中,经过改造的草坪小镇,留住了青山绿水,让人记得住乡愁。据统计,2015年,草坪旅游接待游客达80万人次,同比增长30%。
一直参与和见证着小镇的蜕变的龚良臣谈及小镇建设过程中的感受,口中始终离不开的是“尊重”二字:尊重小镇历史文化、尊重大自然青山绿水的生态、尊重每一个草坪人的乡愁情怀。
历史和文化的记忆,正是桂林人致力传承的精髓;青山与绿水的生态,是桂林人用心守护的根本。
今年,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建设继续列入2016年桂林12个“重中之重”项目,将全力打造成生态建设示范带、现代农业示范带、漓江保护示范带、古村镇保护示范带、休闲旅游示范带。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将更加优美惬意。
新闻推荐
...
灵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