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灵川新闻 > 正文

大山深处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造纸传瑶乡

来源:桂林晚报 2018-01-29 12:17   https://www.yybnet.net/

?抄纸阶段。

?村民砍下当年新长出的嫩竹,破成片捆好,准备置入专用的水塘中浸泡。

?用于浸泡竹麻的水塘。

?用重压把纸中的水分榨出来。

?剥纸。

■杨梅芳文/摄

“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海人以苔、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古老传统的手工造纸技术似乎已变得遥远。然而,在广西大山深处的兰田瑶族乡至今还保存着传统的纯手工造纸技术。

据《灵川县志》记载:清代以来,九屋、兰田、公平等乡山区竹农土法生产的湘纸、草纸。九屋黄梅、兰田南坳所生产湘纸是出口产品。民国20年(1931),全县年产土纸6000担,产值90000元(国币)。

兰田瑶族乡位于桂林市灵川县西北部,为灵川县境内瑶族主要聚居地之一。该乡主要支柱产业是毛竹,全乡毛竹面积达10万亩,年产毛竹100万根,是广西第二大毛竹产业基地,也是保持最原始的手工土法造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之一。2013年,灵川兰田手工造纸技艺被列入第三批桂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雨淅淅沥沥,车子摇摇晃晃地在崎岖山道上颠簸,沿途不时遇到微型塌方和从山坡上滚落在路中央的石块。同行的同事下车搬开落石,车子方能前行。从桂林市区驱车两个半小时,到达目的地———兰田瑶族乡南坳村委东良村河口队。村寨坐落在半山腰上,漫山的竹林和弯弯曲曲的梯田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我从懂事的时候,我爸他们就教我做这个,造纸的手艺祖祖辈辈传下来,直到现在,从没有中断过。”东良村村民赵玉成介绍。

土法造纸经过砍竹、浸塘、剥竹、踩料、抄纸、榨纸、捞浆、捡页、晾干等30多道工序,历时半年才能做出成品草纸。

每年春末夏初,村民砍下当年新长出的嫩竹,剥下青皮,破成宽约为1寸的竹片,置入专用的水塘中,并用石灰浸泡两个月。选良辰吉日,把浸泡好的竹麻取出来,在水塘中或山涧小溪中搓揉,把竹麻上残留的石灰清洗干净,再堆放到水塘中,上面盖一层稻草,把山涧活水引入麻塘,遵循着1、3、6、9的规律不断地换水和风干,然后将原料踩浆放入水槽中搅拌……造一担纸,需耗时五个月。

农历九、十月收割完稻子,就是造纸最繁忙的时候。村民趁着难得的好天气,加班加点榨竹浆、抄纸、榨纸、剥纸、晒纸……

“这是我们这一代的产物。”赵玉成指着榨纸的千斤顶说。近些年,村里的年轻人用机子打浆、千斤顶榨纸,比原来传统的踩竹麻和利用原始杠杆原理挤压湿纸,效率提高不少。

“造纸最主要集中在深潭和东良村两个村。最鼎盛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造纸。”南坳村党支部副书记邓义珠说。

“我们队有23户,现在还有13户在做。现在价格很低,一担就是400多块钱,2014年的时候,一担可以卖700多元。”赵玉成感慨。由于近年草纸价格下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外务工。

“我每天凌晨4点起床,家里两三个人轮流捞浆,到晚上10点半能搞成一担。每年大概能做80-90担,家里6口人生活基本没有问题,但存钱就没有了。”赵玉成笑笑说。

虽然现在造纸经济效益不高,但是赵玉成也表示,他会一直将这门手艺做下去。一方面在家造纸,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的两个孩子,更重要的是他希望祖祖辈辈流传的手艺能一直传承下去。

据悉,由于工艺原因,加上产量较小,古法造纸并未对环境造成污染。

新闻推荐

渣土运输车辆要带“三证”

《桂林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运输建筑垃圾应当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并按照核定的路线、时间将建筑垃圾运至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建筑...

灵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山深处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造纸传瑶乡)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