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治区质监局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全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美丽乡村、旅游、养老服务、政务服务等领域全方位开展“标准化+”活动,进一步发挥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目前,广西共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秘书处1个、国际电工标准化组织(IE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国内的5个对口机构以及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14个,成立了广西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9个;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27项、国家(行业)标准780多项,组织制修订地方标准1576项;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标准化试点项目390个。
一是探索实施“标准化+***”行动计划。广西各级质监部门积极探索以建立***综合标准化体系以及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区)、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市、区)建设等为抓手,实施“标准化+***”行动计划,加强标准化与扶贫工作密切配合,探索出一套标准化扶贫开发的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助推***、精准脱贫。如在第七批全国香蕉栽培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方面,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标准化”的产业化扶贫模式,采取土地流转、转移贫困户劳力务工就业和吸收贫困户小额贷款资金参与合作经营等方式,最终使贫困户通过资金投入收益、务工就业、每年获得稳定的收入达到增收脱贫,示范区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可达到1.6万元。
二是创新实施“标准化+战略新兴产业”行动计划。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石墨烯产业发展,将石墨烯作为“十三五”时期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要尽早实现广西石墨烯产业“无中生有”,抢占石墨烯产业发展先机。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16年,广西在全国率先制定发布5项三维石墨烯领域地方标准,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标准委的肯定,广西石墨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揭牌成立,并提出广西要积极参与石墨烯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进一步增强广西石墨烯产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三是持续实施“标准化+美丽乡村”行动计划。自治区质监局联合自治区财政厅以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为切入点,依托试点建设探索制定涵盖建设、管理、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环节美丽乡村标准,用标准化方法和手段推进广西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确保广西美丽乡村建有方向、评有标准、管有办法。全区先后组织创建南宁市青秀区、桂林市临桂区等7个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其中南宁市青秀区团岩坡美丽乡村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同比增长25%,团岩坡群众满意度为100%。
四是大力实施“标准化+旅游”行动计划。联合自治区旅游发展委组织资源、金秀等2个县(自治县)和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百色起义纪念馆等10家旅游服务业组织创建自治区级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县),加快推进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以标准化为抓手提高旅游服务业服务质量水平,打造旅游服务业品牌;桂林市、广西药用植物园等6个国家级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通过专家评估,其中国家级桂林市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强调桂林特色项目,突出旅游服务,确定“吃、住、行、游、购、娱”六个领域的20家企业承担国家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评估验收任务,完成3234项企业标准制定,推动了企业管理与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五是开展实施“标准化+养老服务”行动计划。按照“发展养老服务业,标准必须先行”的理念,会同自治区民政厅共同组织制修订《养老机构星级划分与评定》和《养老机构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系列养老服务业的广西地方标准,把软服务细化成一条条硬标准。组织桂林市社会福利院、桂林夕阳红养老中心等创建一批养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用标准规范养老服务行为,以试点促进标准实施,促进养老院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六是推进实施“标准化+政务服务”行动计划。会同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贺州市社保局等4个单位启动建设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以标准化手段推进政府机关自身建设,依托试点建设推进管理创新,积极打造优质服务品牌;组织南宁市气象局、富川瑶族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南宁市民政局等10个单位创建自治区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通过树立试点示范标杆,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
新闻推荐
桂林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学校明年9月投入使用中小学生的“玩学大本营”
坐落在群山间的桂林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学习活动,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是与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的学习活...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