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临桂新闻 > 正文

米芾书法手迹在桂林

来源:桂林晚报 2018-06-04 11:53   https://www.yybnet.net/

伏波山还珠洞的题名刻。

米芾在临桂任职期满就北上湖南去任“长沙掾”。他过永州到祁阳,在浯溪留下的题刻。

米程赠答诗刻拓本。

米芾在广州留下“药洲,米黻元章题”七个字题刻。

■余福州文/摄

“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在桂林的摩崖上留下两件书法手迹,一件是伏波山还珠洞题名,一件是龙隐岩赠诗。这位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书法艺术对后世有着持续影响的大书家来过桂林,值得我们骄傲。关于这两件石刻手迹相关的介绍文字比较多,不少信息已为大家了解,笔者只想就这两件手迹的细节认识提出一点看法。

题名刻的书体

伏波山还珠洞的题名刻为“潘景纯米黻,熙宁七年五月晦同游”共十四字。这一年米芾23岁,任临桂尉。对这一题名的书体,有人认为是楷书,有人认为是行楷,比较起来,行楷切合一点。

楷书自汉魏晋南北朝发展,到隋唐演化而兴盛。中唐颜真卿将楷书推到巅峰。所谓楷,方正而为楷模。宋代书家都以唐楷为基础,包括宋四家中的蔡襄、黄庭坚、苏轼。米芾七八岁学颜真卿的楷书,又学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书论家一般将米芾在三十岁之前的书法阶段视作学习期,尚在摸索,但是在楷书的用笔、结体、章法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米芾书法起步的这一阶段走过了较长的时间。如果以古人十五岁进入青年期的话,米芾到32岁经苏轼指点才找到发展方向,期间摸索了十七八年。在这一段学习期,他的手迹留存极少。

米芾任临桂尉之前先在广东浛光县(今广东英德)任县尉,这是青年米芾初入仕途的第一站,时年19岁。他在浛光两年,肯定坚持习书,可是没有手迹留下。但是他到过广州游览了南汉宫廷花园遗迹药洲。

米芾到广州已是南汉灭亡的一百三十年后,南汉皇帝的药洲成了后人访游旧踪的地方。南汉皇帝好奇石,从数千里外运回九大块太湖石来满足自己的穷奢极侈,时人称为“九曜石”。有如此名胜古迹,自然吸引米芾前往。于是“九曜石”的一块留有米芾的题名“药洲,米黻元章题”七个字。

米芾在临桂任职期满就北上湖南去任“长沙掾”(掾音船,文秘小职)。他过永州到祁阳,湘江边有唐诗人元结命名的浯溪,浯溪的崖壁上有唐大书家颜真卿的著名大型书刻《大唐中兴颂》,从小以颜书为宗师的他定会怀着朝圣般的虔诚去瞻仰,于是在《大唐中兴颂》书刻右下方题诗一首:“胡羯自干纪,唐纲竟不维。可怜德业浅,有愧此碑词。米黻南官五年求便养,得长沙掾。熙宁八年十月望,经浯溪。”共四十三字。这样,我们今天能看到的米芾青年时期摩崖上的书法手迹,就只有以上三件。

因为都是在早期三年内先后书写的题刻,都保持学习期的书体样式和书写水平。按书体,广州第一件是楷书,桂林第二件和祁阳第三件是行楷。第一件虽是楷书,但落款中的“黻”的字形与用笔是行书。而第二、三两件的行楷以楷书用笔为基础,字径大小却不等,“米”的竖笔细且弧线而下,其它字有不少是行书用笔。而如“唐”、“年”、“五”、“七”等字,都是楷书。楷书中以行书间之,楷笔中又间以行书用笔,这或许是早期米芾习作的面貌。

早年米芾的习作之所以如此表现,与宋人书法不拘于某一书体的一律、不拘于楷行相间的用笔而比较自由有关。这样的书写习尚对处在学习期的米芾自然有着影响。米芾书法起步学欧、柳,还没有明晰的个性化的审美追求,就是到了30岁,他写的帖与跋还有欧书味和柳书味,这对初学者来说都是不奇怪的。而他中晚年的作品,就完全不是这样的状况了。米芾行书写得多,楷书写得少,他51岁时的楷书《向太后挽辞》,是米芾书艺晚期的精品。

米芾尚处青年学习期时,蔡襄早成名,苏轼、黄庭坚在书坛已是众望,他们都是米芾仰摹的名家。米芾在长沙卸职后专程到黄州求教于苏轼,开启了他书法道路的新起点。

米程赠答诗刻:三人手迹的书刻

米芾在龙隐岩的赠诗是他离开桂林二十八年后在真州(今江苏仪征)的事。此时51岁的米芾书艺正处睌年时期,书名已大振,仰慕追随者众。

建中靖国元年(1082),江西庐陵人李彦弼(字端臣)将赴桂林任职,专程到真州向米芾求书,米芾赠诗一首,兼送将是李彦弼的上级、正在广西主政的经略使程节。

古人写的诗许多是有诗题的,字数多少不等;也有许多没有诗题,后人以诗首句代作诗题。有的诗没有诗题,却有数十字或数百字说明写诗缘由的诗序,字少的为小序,字多的为长序,序后署名。米芾的赠诗没有诗题,桂林市文管会编的《桂林石刻》以《米芾程节唱和诗》为题,这只是编者为读者查阅方便而拟的。但米芾赠诗前有“诗送端臣桂林先生兼简信叔老兄帅坐”十六字,为小序。其中“简”字即信札,这里作动词“以诗送”的意思,小序后署名“江湖从事米芾”。程节答诗前“教授推官出示……”二十八字,也是小序,署名“程节上”。这样整件书刻是由米芾赠诗小序、赠诗和程节答诗小序、答诗还有李彦弼落款五部分组成。

右起米芾赠诗小序和赠诗是米芾的手迹,这是不用说的。依照李彦弼的落款“崇宁元年三月清明庐陵李彦弼书”,大家都会认为程节答诗小序和答诗连同落款都是李彦弼一人操笔,就是说这件书刻只有米芾和李彦弼两人的手迹。

但如果仔细辩识一下书体,右起米芾的赠诗是行书,居中程节的小序却是行楷,左旁程节的答诗与落款又是行书,很明显程节小序自为一体区别于左右的行书。从字径来看,程节小序的行楷字略小于米芾的行书,也略小于答诗和落款的字。看书写水平,程节小序楷味浓,用笔得力,而左旁答诗及落款的行书用笔纤弱,落款中有个“刻”字明显模仿米芾赠诗中的“刻”字,如果由米芾来写是不会出现相同的两个“刻”字的。因此,笔者认为,龙隐岩米程赠答诗刻应是米、程、李三人所书,各人写各人的。程节的字本就不错,甚至比李彦弻强,不必由人代笔,李彦弻仅代书程节答诗并自书落款。

米芾的桂林摩崖手迹除了有一题一诗,还有自画像,共三件,近年已引起社会关注,这是好事。但有网络作者发文《米芾在桂林任官两年留下三件珍贵书画真迹》,其实米芾在桂林任官时只有题名刻一件,赠诗和自画像的出现是离桂二三十年和百年以后的事。四川有位作者在美术报发文《一块藏了913年的诗碑和米芾的一段风流韵事》,说米芾这首诗刻近千年不为人知,是“日前”才发现的。其实米芾的赠诗明确记载于明万历年张鸣凤的著作中,称为“米程寄詠”。而清嘉庆年谢启昆的《广西通志》就有原刻记录。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桂林市金石家林半觉凭一人之力遍访摩崖编《桂林历代石刻》21册也有原刻记录。再说米芾送诗李、程也不算什么风流韵事。

米芾早期的三件书刻不免拘泥,中年书法已是浑圆潇洒,而晚年书艺独创自然天成一格。51岁的米芾在真州有15件传世作品,桂林赠诗在其中,与著名的《紫金研帖》、《自叙帖》等同为极显韵致意趣盎然的珍品。而米芾57岁过世前的几件作品,就进入脱世高古的化境了。

米芾在桂林的早期书刻与晚年名作,连接了一位书法艺术大家岁月的两端,刻下一位书法艺术大家成长的轨迹;再大的名家,也是有自己从低到高的成长过程的。

新闻推荐

桂林市领导到龙胜临桂调研乡村振兴等工作

本报讯(记者陈娟通讯员潘志祥阳行权)5月29日至30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晓武一行先后到龙胜各族自治县和临桂区,就旅...

临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桂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米芾书法手迹在桂林)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