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把爷”、“醒橄榄”……这些都是桂林人经常说的方言。上周六下午,桂林电视台方言节目《板路》主持人文辉,在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上讲述了桂林方言的来龙去脉。在他生动幽默的讲述中,一个个人们使用方言时的有趣场景展现在听众眼前。
文辉说,全国有八大方言区,桂林属于闽南方言区。桂林的自然环境,以及大量广东、湖南移民形成了桂林的方言。
文辉说桂林方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形象生动。他首先给听众们说了一个“几大不过芭蕉叶”的传说。
从前,桂林有个财主老爷家里雇了名长工,此人做事勤快麻利,合财主心意。不过,他有个毛病:爱插嘴,接人话头。
有一次,财主打算请一帮财主来做客。头一天,财主专门对长工说:“我要请有头有脸的人来,不管人家说什么,你只管在屋里烧水煮饭,不能插嘴。”长工直点头。
次日,客人到了,酒足饭饱后,大家喝茶聊天。一位财主问:天底下什么植物叶子最大?甲财主说芋头叶最大。乙财主提高嗓门说荷叶最大。一时间,七八个人争论不休。在后屋烧水的长工实在听不下去,欲出门插嘴,到门边想起老爷的话,又心有不甘地退了回去。
此时,堂屋里几个财主仍然争得天昏地暗。“天底下分明是芭蕉叶最大,这帮蠢才,我若不把话抖出来,恐怕要憋坏。”情急之下,长工决定豁出去。
他从厨房里头走了出来,当着众财主的面猛吼一声:“几大不过芭蕉叶。”跟戏台上名角亮相似的,做一个潇洒抖头动作,雄赳赳地走出了老爷家。
文辉笑着说,从此,“几大不过芭蕉叶”这句话,成了街头市井的流行语。大凡遇到一些状况时,桂林人就会用“几大不过芭蕉叶”来为自己壮胆,壮声威。
文辉还向大家讲述了臭虫吃客(自谦用词,比如长辈给自己倒酒时用来表示谦卑)、打狗不行燂(谈)狗行(比喻做事不切实际,只会空谈)等方言的传说故事。
记者周文琼
新闻推荐
盛家扬临桂二小三(5)班本月采写了见报稿件4篇,其中《在外婆家里看到农村新鲜事》《我在嘉兴感受到了桂林魅力》等头条重点稿3篇。余东阳宝贤中学73班本月采写了见报稿件3篇,其中《妈妈要买的女儿不愿...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