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左右臂都插着管子,血液通过采集管导入机械进行分离,采集出造血干细胞。“就像平时捐献血小板一样,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躺在床上的李先生心情轻松,还向大家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
李先生今年38岁,桂林人,大学时就开始参与无偿献血。
2006年9月的一天,李先生妻子接到血站的求助电话,希望她能捐献A型血小板救助一名突发意外的病人。李先生妻子的体重不足45公斤,不符合献血标准,“我丈夫也是A型血,他能不能献?”在这样机缘巧合之下, 李先生第一次捐献了自己的血小板,也就是在同一天,他同时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随后,热心的李先生一家便成为了血站的“常客”,捐献血小板列入了家庭日程。去年2月,李先生与区内一名小患者配型成功,夫妻俩经过商量,同意捐献。昨天,李先生的妻子和女儿都到场陪同他一起采集。有了家人的支持,更坚定了李先生的信心,“希望能帮助那名小患者康复。”另一位柳州本土的沈先生则来到现场“取经”,今天他也在市工人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沈先生平常热心公益事业,从18岁开始参与无偿献血,截至目前,已经捐献血小板 、全血累计8000毫升,并在2012年6月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今年1月16日,他接到中华骨髓库的电话,被告知与患者配型成功。
他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晚上到医院进行检查,最终进入捐献阶段。据了解,沈先生捐献出来的造血干细胞悬混液将用于救治北京一名小患者。
自治区红十字会领导和市领导崔惠柳到医院看望慰问了两位捐献者,对他们的无偿捐赠表示感谢。
新闻推荐
○○记者潘贵华通讯员陆思敏“三月三”是广西特有的假期,按照相关规定“三月三”放假两天,加上周末,就凑成了四天假期。此时出游正好避开旅游高峰期,不少游客都想趁着这个难得的假期出游。根据往年节...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