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桂林新闻 > 正文

永远在幸福中 ——怀念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

来源:柳州晚报 2015-06-19 04:57   https://www.yybnet.net/

老年廖静文徐悲鸿《松鹤图》年轻时的廖静文(右)和徐悲鸿惊闻噩耗,2015年6月16日晚,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在京逝世,享年92岁。而在一周前,为征编柳州政协抗战文史资料辑,我的一篇回忆当年采访廖静文女士的文章,与书稿一并刚刚付梓出版社。

往事历历在目,不由想起30年前那次难忘的采访——1985年10月19日,徐悲鸿画展在柳州博物馆隆重开展,徐悲鸿大师75幅珍品展出,柳州市民踊跃观展反响热烈。徐悲鸿先生的遗孀廖静文女士应柳州市政府邀请,19日抵柳参加画展开幕式,之后在柳州饭店接受记者采访。笔者当时任柳州日报副刊部编辑,同时负责副刊版面人物稿件采写。记得那天我在楼下等候采访,她从饭店住处的楼上沿楼梯款款而下,那对弯弯的秀眼,凝出静静的微笑,渗出淡淡的忧郁,给人印象极深。

采访更像是一次谈心,相对而坐,轻声细语,节奏缓缓的,那是一次非常安静 、深入内心的访谈。今天,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想在这里原原本本地呈现30年前的访谈情景和内容,以怀念廖静文女士——这个一生都沉浸在与徐悲鸿的爱情里的女人……

记:您是第一次来柳州吗?对柳州有什么印象?

廖:感谢大家来看望我。从北京到柳州 ,一天两夜的旅途中 ,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想了很多 ,其中快乐和痛苦是交织在一起的。因为柳州人民对悲鸿这么尊敬 ,这么热情欢迎我 ,这使我感动。

但是这次来柳州毕竟只是我一个人来 ,悲鸿不在了 ,想到这里我便感到悲痛。我以前没有到过柳州 ,但悲鸿给我谈起过柳州。现在看到柳州变化这样大 ,工业发展这样快 ,我感到十分高兴 ,我代表悲鸿问候柳州人民 ,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来看望大家。

记:为什么选择在柳州办徐先生的画展?

廖:悲鸿当年受国民党反动派迫害,孤身一人来到广西,1935年至1938年,他曾到过桂林、阳朔 ,也到过柳州。在悲鸿最艰苦、最困难的时候 ,广西人民给了他那么多温暖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和悲鸿是在广西相识,我和悲鸿对广西充满怀念。悲鸿和我及其女儿们心里已把阳朔、把广西当作我们的第二故乡。

他在广西期间 ,创作了大量的中国画作品 ,这次画展中有一张《松鹤图》,就是悲鸿当年在柳州画的,他在画上面还题了字:“廿七年九月十八倭机轰炸柳州 ,悲鸿正写 ,此画未竟。”当时国破家亡 ,他希望苦难的中国能像松柏一样常青 ,有旺盛的生命力 ,而仙鹤也是长寿的意思。

记:你怎么想起要写《徐悲鸿一生》这么一本书?

廖:我是含着眼泪写完这本书的。悲鸿逝世不久 ,我就有了要写一本书来纪念他的愿望。悲鸿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为发展中国美术事业竭尽心力。他的一生深深感染了我 ,我要把它写出来以感染更多的人。

为了给以后写作打下基础 ,也为了摆脱失去心爱的人的巨大悲痛 ,我不久即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在那之后 ,我一直在搜集徐悲鸿的资料 ,为写书做准备。1956年我利用放寒假的机会 ,回到徐悲鸿的故乡江苏宜兴看望乡亲们 ,并祭扫徐悲鸿的坟墓。在那里 ,我听乡亲们和徐悲鸿的亲人们叙述了徐悲鸿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许多往事。

之后 ,我还去南京和上海 ,访问了悲鸿的许多旧友。

记:写作这本书的过程是怎样的?

廖:当我准备动手写这本书的时候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费尽心血搜集的资料几乎全被毁掉。直到粉碎“四人帮”后 ,1979年我重访悲鸿故乡 ,经过半年的日夜写作 ,才终于完成这本长达25万字的书。

在写这本书时 ,我时常悲痛得写不下去 ,稿纸上留下许多泪迹。写到悲鸿去世那一章时 ,我几次拿起笔都哭得写不下去。书稿完成后 ,我要求出版社保留原稿文字 ,如需修改 ,须经我同意。

因为我想把悲鸿的爱情、家庭及事业全面真实地描写出来 ,让读者了解到更多一些东西。

记:我读过《徐悲鸿一生》,我和很多朋友都很喜欢这本书。

廖:这本书出版之后 ,很受读者欢迎。大型文学刊物《收获》转载了这本书的下半部 ,当期杂志被抢购到脱销。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再版四次 ,发行52万册。许多读者给我写信 ,一位老人来信称我为“静文女儿”,他说这是因为他太爱这本书了。许多单位请我去作报告 ,介绍悲鸿的一生 ,介绍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上海青年读书小组还把它列为必读书 ,共青团中央也把它作为推荐阅读书。

记:前不久电视连续剧《徐悲鸿》热播,您认为拍得怎么样?

廖:我对电视剧《徐悲鸿》基本满意。扮演悲鸿的演员李志舆演得很像 ,看着电视 ,甚至连我有时都以为悲鸿还活着。扮演我的演员丛珊 ,演得也不错 ,但她毕竟还是一个年轻的电影学院的在校大学生 ,对我的内心世界和失去悲鸿的痛苦 ,毕竟理解得没那么深。在“文化大革命”中 ,我因为悲鸿受冲击 ,被批斗 ,一边耳朵也被打聋了。最痛苦的时候是在“文化大革命”中 ,因为那时悲鸿亲手种植的树也被造反者砍掉了。

记:徐先生比你大28岁,您嫁给他幸福吗?

廖:我们的结合是幸福的 ,我们很相爱。

记:您说你们的结合是幸福的,可他离开您30多年了,您后半生的生活,是不是也幸福呢?

廖:我的后半生是崎岖坎坷的。失去悲鸿 ,使我悲痛不已 ,初到北大上课时 ,我常哭泣得上不下去 ,但我想起悲鸿一直惋惜我当年为他辍学 ,我便下决心一定要完成学业。1957年我从北大毕业后 ,就在徐悲鸿纪念馆担任馆长 ,经常被一些单位邀请去作关于徐悲鸿的报告 ,在工作中 ,我深深地感到人民群众对徐悲鸿先生的尊敬。有个记者在采访时问我 ,您一生中什么时候最幸福?我回答说:是现在。在悲鸿身边生活的日子终究是短暂的 ,只有7年 ,其中还伴随有种种爱情的波折。悲鸿身体不好 ,结婚后他出去工作时我总是担惊受怕。现在悲鸿虽然不在了 ,但人民把对他的尊敬和爱给了我 ,我感到温暖和幸福。爱情的幸福是短暂的 ,因为悲鸿死了 ,这种爱的甜蜜和幸福也就带走了。为悲鸿多做些事 ,时刻与悲鸿的作品伴随 ,仿佛他还在我的身边 ,这种工作上的幸福才是长久的 ,它将伴随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新闻推荐

和爸爸在一起

父爱如海,如海一样的广阔,如海一样的深沉;父爱如一丝细雨,虽然微弱,却能滋润我成为一棵大树……6月21日,我和爸爸一起来到龙潭公园,参加“途行有父爱走哪都是家”活动。大手拉小手向着快乐走活动一开始...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永远在幸福中 ——怀念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