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艺冲联系了晚报记者。
经记者多方走访,写信人姜恩普已于3年前去世。不过根据信上的线索,记者联系上了姜恩普老人的儿子姜耀秋,并在姜耀秋处获得更多关于“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政治部民运大队”的线索。姜耀秋从其父亲留下的日记中,也找到了李国仁较详细的线索。
李雪梅就和四叔李志会一下飞机,就直奔姜耀秋家。在姜恩普留下的一本日记里,有着这样的记载:“十二月十六日,乘汽车往柳州市(中途在十九日那天,距柳有15里左右,发生匪情,不幸李国仁战伤牺牲,下午2时),二十日埋葬(立有石碑一块,刻着庆远分区制,地点:柳州市北门外挑水路北,即弯 塘路……)”姜耀秋还提供了一本书,这本名为《风雨南征》的书,在《民运大队始末》一文中提到,民运大队最初是四野政治部领导下,由冀 、察 、热 、辽及内蒙古等地的十八 、十九军分区组成,定名“南下先遣队”。民运大队1949年5月4日从沈阳 、锦州入关。衡宝战役结束后,民运大队提前进入广西,并于12月9日进驻桂林。“到桂林市之后,全体成员陆续分往各地开辟新区工作……”在《民运大队南下大事记》一文中,记载着“12月25日,广西柳州市解放。大队部分先行的同志从桂林出发前往柳州,路经三门江(柳州市近郊),被埋伏在公路右侧山上的土匪突然袭击,二中队年轻干部李国仁同志在英勇反击中不幸中弹光荣牺牲,同行的‘两广工作队\’亦有两名同志光荣牺牲。”从姜耀秋提供的这两份资料中,李志会和李雪梅获知了亲人确是在柳牺牲及其埋葬地址。但已经67年过去了,还能找到李国仁当年牺牲的地点及其墓碑吗?+!3月23日下午,一行人来到弯塘路寻找李国仁的墓碑,可是一无所获。随着城市的不断变化,弯塘路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了,无法找寻曾经的踪影。
新闻推荐
○○记者孔德芳通讯员吴聪晚报讯26日,30多岁的吉先生准备赶往火车站,回桂林看望重病的妻子,却在忙乱中将钱包弄丢。身无分文的他立刻报警,柳北巡警大队白沙警务中队民警带他寻找钱包未果,最后一名协警...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