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曾光文(桂林中学)
■冲刺秘笈:
在最后的高考冲刺阶段,怎样有效、高效复习,尽可能多提分?曾光文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学子们提了几点建议。
曾老师表示,如今,复习到最后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已基本定型。可在原有复习的基础上去提升,通过梳理复习的内容,看多少知识方法已掌握,多少知识方法有遗忘,及时弥补。
首先要梳理教材,构建知识网络,明确知识重难点。回归课本,挖掘课本例题中数学思想方法,挖掘课本习题潜在功能。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知识网络。
其次,要梳理错题,明确薄弱环节。把自己的错题本或近段时间考试和练习中出现的错题进行梳理,从知识方法综合上分析出错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另外,要坚持每天做一定数量的习题,保持题感。每天限时45分钟做一套选择填空题,或限时50分钟做一套试题中的大题训练(三角、数列、概率统计、立体几何的选修内容)。基础好的同学还可做解析几何和函数导数综合题,积累一些新解题方法。立足中低档题,不做或少做难题。也可把做过的试卷拿来看一看,看每一道题是否还有思路。保持这样的做题状态一直到高考的前一天。
■应考锦囊:
“在考试中也有一定的技巧可寻。”曾老师建议,在数学考试中,可遵循“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的原则。要防止“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简单题没时间做”的状况出现。给自己准确定位,学会取舍。立足中低档题(占80%),能拿下中低档题,就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此外,还要注意规范答题,会做的题目要表达准确、条理清晰、书写规范,防止被“分段扣点分”。难题要学会分步解答: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写几步就写几步,要步骤分;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也可以得分。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卢桓)5月13日,桂林银行联合桂林团市委共同举办了“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2018年保护母亲河漓江环保...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