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桂晨通讯员潘川)近日,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督查组来到桂林市,重点围绕市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即保护区划定、边界标志设立、违法问题清理整治)情况开展督查。据悉,这也是生态环境部首次针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专项督查。
督查组自5月20日正式开展督查工作。在完成与桂林市有关部门座谈、资料审核之后,5月23日进入到现场督查阶段,此次督查将持续到6月2日。
据了解,今年初,按照中央、自治区相关部门统一部署,桂林市全面启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全市11县6城区对21个县级以上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摸底排查,共排查出63个问题,其中地市级保护区存在问题31个。为顺利解决水源地存在的环境问题,桂林市专门印发了《桂林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针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方案,明确了具体措施、任务分工、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等,整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据介绍,桂林市共有5个(地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其中1个备用水源地为青狮潭水库、4个在用水源地为漓江流域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对此次督查发现的问题,桂林市将立行立改、拉条挂账、逐一销号,同时强化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并进一步压实责任和强化问责,全面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保”工作。
新闻推荐
努力培育创新型“独角兽” ——桂林国家高新区助力企业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李春生通讯员王亚东5月24日,在桂林国家高新区信息产业园飞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一台台酷炫的第二代稳拍杆正在...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