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素英展示她的毕业证。记者庄盈摄
这是廖素英毕业证上的照片,当时她已经23岁了(廖素英供图)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很多年轻人可能无法想象,无法通过电话、媒体和网络查分和查询录取情况,考生会有多么煎熬。特别是,看到人家纷纷接到通知书了,而自己明明考得还不错,却依然没有录取通知书的音讯,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家住安新洲、曾经参加过1977年和1978年两次高考的廖素英就有这样的经历。日前,她向记者回忆了自己与高考录取通知书之间的故事。
第一次参加高考落榜
与很多那个年代的普通人一样,1957年出生的廖素英读书之路并不顺利。
廖素英的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她和妹妹两人。聪慧的廖素英也很争气,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她就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尽管如此,读完小学的时候,她的母亲还是希望廖素英放弃读书,把机会留给妹妹。
“只因为当时如果不读书,要到16岁才能参加生产劳动,对我来说还要3年。而读初中只要两年,初中毕业就可以参加生产劳动挣钱。为了让我能早一年参加工作,母亲同意了我上初中。”
廖素英很珍惜这难得的读书机会,在初中也很刻苦,成绩在全年级也是数一数二。尽管如此,两年后,与母亲早有约定的廖素英还是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学校回乡劳动。
“1977年国家恢复招生考试,对太想读书、渴求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我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尽管已经在农村摸爬滚打了整整5年,但廖素英还是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高考。
因为喜欢数学,所以廖素英报名考理科。“我上学那会儿学东西快,基本没花什么功夫,考试总能得到第一第二,要是能复习一下,可能会考得好一些。”不过,因为白天要在工厂上班,廖素英复习时间很少,只能利用晚上仅有的几个小时复习。当时正值冬天,廖素英不小心被煤油灼伤了手后一直没痊愈,手久而久之就被煤油腐蚀溃烂,握笔就疼,复习就此中断了。所以当年考试时发挥得不是很理想,廖素英一直没有接到通知书。
第二次高考自我感觉良好
廖素英坦言,自己是个不服输的人。第一次高考准备得仓促,名落孙山,这都不要紧,但连自己多少分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输在哪里都没底,这让她很不服气。因此第二年,她再次鼓起勇气,报名高考。
这一次,廖素英改报了文科。
她至今仍然记得很清楚,考试是在7月,考试3天。
考试出来,廖素英就长舒一口气,这一次,她觉得把握大了不少。跟一起报考的考生对了一下答案,廖素英粗略估计了一下,自己大概考了200分,朋友都说,这个成绩上中专没问题了。
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廖素英翻了翻招生简章,从中专中选了几个财贸学校填上了志愿。“我数学比较好,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又是会计,所以我一心想当一名会计,子承父业。”
然而,等了快一个月通知分数下来时,却并没有廖素英的名字。看着周围一起报考的小伙伴们接二连三地接到考试成绩通知单和体检通知单(廖素英说,凡是上线考生都会收到体检通知单),廖素英的内心忐忑不安。一方面,担心自己考不好,没上线;另一方面,又怀疑是不是邮递员给弄丢了。
不甘心的廖素英就问当时公社主管教育的负责人,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回答是180分。廖素英说,估算一下她至少考了200分。他说,那你去高招办查一下。然后他就开了介绍信让她自己去查分。
等待查询通知书的时候人家要给我介绍对象
拿到介绍信,廖素英看看时间已经中午11点多了。别人劝她下午再过去,免得工作人员下班扑个空,但急于知道结果的廖素英,片刻也不愿耽误,骑着自行车,顶着烈日,十多分钟就到了位于榕湖北路的市高招办,果然人家已下班。
为了第一时间查到结果,廖素英没去吃饭,也没回家,坐在榕湖边等着高招办开门。一个年轻的姑娘坐在单位大门口无所事事,也引起了在附近带孩子的老人家们的好奇。“姑娘,你在这里干什么啊?”“我来查我的通知书啊。”得知廖素英的经历,这些老人家都点头表示赞许:“阿妹,你胆子蛮大哦,要是找不到你的通知书怎么办?”“没要紧啊,我就求个心安啊,不行我明年再考呗。”“好样的,你真勇敢!”
受到鼓励的廖素英,更加渴望读书。
老人家又问:“阿妹,你谈朋友了没有啊?”廖素英心里明白老人家是想给她介绍对象的,她一想到万一自己考上了,要去读书了,哪有时间谈恋爱呢,于是,她害羞地回绝了对方:“我已经有对象了。”
千回百转我终于可以去读书了
下午两点半,高招办开门了,廖素英第一个冲了进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她等工作人员就位了,立刻拿出了介绍信,说明来意,工作人员一听说她是来查分的,还有点不可置信地问她:“你怎么知道自己一定就上线了啊?”“我自我感觉考得不错啊。”她的自信也打动了工作人员,对方很热情地就把全市考生的留档用的通知书找了出来,让她慢慢找。
那一年桂林有多少考生,廖素英不知道,但有多少人考过分数线了,廖素英却印象深刻:“那厚厚一摞通知书,加起来大概有四五厘米,我就坐在那一页一页地翻。”
廖素英已记不清自己翻了多久了,但是她那起起伏伏的心情至今还印象深刻:“每翻到姓廖的,或者名字里有个‘英\’字的,我的心脏就开始狂跳,但一看清楚不是我名字的时候,我的心又马上沉到谷底……那时候也是年轻,换成如今的我,估计都要吓出心脏病了。”
终于,一摞纸翻到大半了,廖素英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名字,她大喊一声:“找到了找到了!”那兴奋的声音让一旁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凑上去看:“214(廖素英印象里是这个分数),不错嘛!”
这时候廖素英早看到了成绩,心里已经乐开了花了。她按捺住激动的心情问这位工作人员:“180分就上线了,我怎么没接到通知呢?”对方回复说通知发了,随后一查,原来是通知发错了单位,“穿山棉织厂”写成了“东江棉织厂”。
高招办的这位工作人员感叹地对廖素英说:“小姑娘真勇敢,若不是专程跑了这趟,恐怕就要错过上学了。为了确保廖素英能收到正式录取通知书,这位工作人员特意替她把收信地址改到了廖素英的家里,并且重新写了一份体检通知书,盖好大红公章让她带回家。
拿到了体检通知书,廖素英一路哼着歌,跑到旁边一家米粉店,要了一碗一直舍不得吃的米粉,高兴地吃了起来。吃完粉,她又马不停蹄地回到上班的地方,当天就从单位开到了介绍信,办理了离职手续回家等通知。
回到家,妈妈得知这个喜讯,不停地抹眼泪,人前人后都说:“天开眼了,我女儿想读书,凭自己的本事读公家出钱的书!”
没多久,廖素英等来了盼望已久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就这样,只上了两年初中离校六年的廖素英,考上了广西财经学校工业会计专业。
记者庄盈
新闻推荐
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专项行动本报桂林讯为进一步推进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增强领导...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