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专营海外产品连锁店内,年轻客户正在询问营业员营养保健品的功效。记者韦莎妮娜摄
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进口保健品和养生品记者韦莎妮娜摄
在某体检中心的等候区,市民正在等待叫号体检。记者秦念摄
开栏语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养生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养生经济随之应运而生。在桂林市逐渐出现了养生消费日趋年轻化、医疗消费眼花缭乱、保健消费层出不穷、医美消费备受追捧、健身消费火爆等现象。
从本期开始,本报将陆续推出健康消费系列报道,围绕当前的热点开展深入采访,从各种角度展现健康消费的方方面面,深入剖析养生经济,敬请读者关注。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腰椎间盘突出、视力衰退、虚胖、富贵包、脱发、失眠、初老……如今,这些“中年人的焦虑”已经有了年轻化的趋势。令人直观地感到时间是把杀猪刀的是,“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秃了”。
和前辈们动不动去湿气、做理疗、艾灸那套不一样,“80后”、“90后”有着自己独特的养生经。同时,随着年轻一代加入养生大军,新生代养生经济应运而生,养生消费尤其是海外保健品代购、养生产品电商消费这块,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了起来。
新生代边作边养:“秃头少女”与泡脚标配
一根、两根、三根……十根……每天早晨,捡起掉落在地上的头发数一数,成了刘颖的日课。
生于1992年,27岁的刘颖在微信公众号留言时常戏称自己是“老阿姨”。从去年起,她开始脱发,从最初的一两根到十几根,洗头的时候一薅一小撮,让她惊恐不已。
从“发量惊人”到“秃头少女”,嗅到危机感的刘颖们早早开始了防脱之路。防脱发气垫梳、防脱洗发水、育发液、黑芝麻洗发液、养发亮甲护肤生物素……凡有“防脱”“养发”字样的,通通都给安排上。“在朋友圈晒单时,经常有‘秃头少女’们过来点赞。”刘颖哭笑不得地说。
掉发只是促成年轻人开始养生的一方面。再来看看热卖的泡脚桶,这个曾经被年轻人群嘲的中老年养生产品,如今也成了不少“80、90后”的标配。供职于某税务单位的韩媛媛,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不断给身边的朋友推荐安利泡脚桶,顺带还分享了几包药包,有艾叶、藏红花等。她说:“当热感蔓延全身的时候,你会觉得毒素和压力都泡出来了。”
焦虑、压力、熬夜,由此带来了年轻人的亚健康状态。同时,“80、90后”中也不乏“一边作死一边养生”者,啤酒杯里泡两颗枸杞、敷最贵的面膜熬最长的夜、胡吃海塞后点一盘青菜、吃酵素替代运动、买醉后吃两片奶蓟草,这类“朋克养生”也被网友们调侃了好一阵子。
“种草”“拔草”不断:养生消费者日趋低龄
前不久,继“90后一边作死一边自救”、“00后一脸惜命开始用Lamer(贵妇级护肤品牌)”登上热搜后,“年轻人拿一半工资养生”的话题又引发了热议。
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8生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90后”、“95后”年轻消费者对养生的偏好度明显上升,甚至超越了1990年出生的消费者。其中,营养保健品的购买者中“90后”占比达到25%。
网易考拉海购是专门销售进口商品的平台,每年的“放心购物节”堪比淘宝平台的“双11”。据该平台统计,去年的“放心购物节”中,“90后”购买最多的是排毒产品,其次是减脂产品,第三是防脱产品。新生代购买排毒产品的数量是防脱产品的14倍,减脂产品是防脱产品的11.7倍。
供职于桂林市某出国培训机构的关思恒,就是典型的养生青年。前几年,她还仅限于跟着长辈喝枸杞,蒸桑拿,做艾灸。近几年,她愈发注重养生,开始购买起了各式各样的营养保健品,尤其对进口保健品没有抵抗力。Swisse的发肤甲润泽口服液、钙&VD片、葡萄籽精华、奶蓟草、高浓度蔓越莓,澳佳宝的复合维生素、深海鱼油胶囊、月见草精华,红印黑糖,德国双心护眼片……动辄一瓶就要近200元,刷起卡来“眼睛都不带眨一下”,每个月都要花上一千多元购买各种保健品。
万福广场策划部负责人小袁也时常海淘一些营养品,钙片、维生素、美白方面的保健品占据了她购物车的大部分。“经常被小红书之类的APP和公众号‘种草’。买了不少牌子,每次买都挺期待效果的。”小袁说。
年轻人海淘、网购疯狂,线下也按捺不住购买保健品的热情。某进口产品连锁店在桂林市开有8家分店,自2016年陆续开业后人气一直都挺旺,其中不乏流行的进口药妆、进口营养品和保健品。据该店负责人秦韬云说,从门店会员情况来看,“80后”是消费主力,有部分是“90后”“‘90后’购买海外保健营养品的渠道相对更多一些,比如\‘小红书’推荐后,有的人动心想试一试,就从上面买了。还有一些海外代购渠道等。”秦韬云说,也正是看中了年轻人在零售市场里表现出的消费潜力,公司已经着手制定相应的政策倾斜,希望吸引更多的“80后”“90后”前来购买。
而在望城岗附近的一家专卖进口产品的店内,店主告诉记者,店内七成以上的保健营养品是女性顾客买走,25—35岁之间的女性顾客基本上是消费主力。
盲目跟风不可取:健康往往源于自律的灵魂
“怀孕的时候,每个月都会花上1500到2000元买DHA钙和孕妇奶粉。生完孩子后我还补了胶原蛋白和钙,但吃了这么久我也没发现什么效果,可能明年就坚持不下去了。”在“剁手”“种草”无数保健营养品后,陈小诗终于动摇了靠几颗小药丸养生的念头。
像她这样从热切“种草”到理性“拔草”的年轻人还真有不少。在试遍Swisse旗下大部分保健品后,33岁的王艺新也决定“弃坑”。“就拿这个护眼片来说,我吃过德国双心护眼叶黄素胶囊这种高端品牌,也吃过蓝莓小米草万寿菊、高浓度越橘片等,从100多元到四五百元的都有。”但吃了一段时间后,眼部干涩、近视的情况并没有太大改善。王艺新逐渐怀疑起了这些“刷屏不伤眼”的保健品究竟有没有广告说的那么好。
年轻一代的父母甚至给自己的孩子也吃起了保健品。婴儿液体钙、微量元素复合微晶粉、鳕鱼油胶囊……然而,有育儿专家指出,跟风补钙,过度服用微量元素,不仅对发育不利,反而会增加婴幼儿肝肾的负担。
盲目服用、跟风尝试,真的就能够达到养生效果吗?专家指出,保健品、营养品只是起到补充的作用,适当、有针对性地服用或能改善身体状况,但它们不能替代药物,更不能当饭吃。盲目或过度使用保健品和营养品,不仅不能够达到保健康养的目的,反而会打乱人体自身的循环机制,诱发潜在的疾病。好好吃饭、按时作息、适当运动、合理的膳食搭配才是正确有效的康养之道。一副健康的体魄往往来源于一个自律的灵魂。
健康茶话会
盘点忽悠人多年的“养生谎言”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红糖补血、治疗痛经?
“坐月子时每天一杯红糖水,气血没补上,倒是补出了7公斤体重。”一位产妇诉苦说。
营养专家认为,红糖和白糖都属蔗糖,其主要成分就是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其中含铁量是很低的,补血效果差。而真正暖宫、缓解痛经的,是那一杯热水。
□足贴减肥、排毒去湿气?
“哇塞!贴了一晚上足贴都变黑了,难怪我今天早晨起来体态轻盈!”60岁的吴阿姨把黑乎乎的足贴揭下来的时候很高兴。
任何一个人贴上足贴都会发黑。这主要是足贴与脚底板汗液接触后的正常物理现象。如果一定要说足贴有什么作用,那就是它类似足底按摩,通过刺激足底穴位和反射区,促进血液循环。
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毕竟有区别,因为我今天一早见到吴阿姨,她沮丧地说她体重还是65公斤。
□葡萄籽、花青素抗氧化防衰老?
市面上葡萄籽提取的花青素等抗氧化、抗衰老产品层出不穷。事实上,花青素也不是什么稀奇元素,在各种果蔬中都大量含有。目前,科学研究并没有证实它有确切的防衰抗老功效。
皮肤如何有效抗衰抗氧化呢?只有一个正确打开方式,做好防晒。因紫外线造成的不可逆损伤,才是皮肤衰老的元凶。与其购买昂贵的葡萄籽,不如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霜。
新闻推荐
高新区七星区一季度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 到位资金24.68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6%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通讯员王亚东)16日,记者从高新区七星区获悉,1-3月,该区到位资金24.68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6%,完成...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