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梁亮)近日,由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共同编著的《桂林靖江王陵考古发掘清理报告集》已正式出版。至此,桂林靖江王陵考古研究再添一份重要文献。
这本报告集主要介绍了桂林靖江王陵各座王陵陵园的考古发掘清理情况、陵园建筑布局及构筑方式、石像生、发掘出土的文物标本,以及考古发现与收获等,客观揭示了整个靖江王陵陵园遗址的基本情况,读者从中可以对桂林靖江王陵有个全面的了解。
靖江王陵是历代靖江王的王陵,位于桂林市区七星区东郊尧山西南麓,南北15公里,东西7公里,共有王亲藩戚墓葬300多座。整个陵园规模庞大、气势磅礴,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之称,其中有11人葬尧山,有“靖江王11陵”之谓。
明朝分封皆以地名为王号。因明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王时,藩国所在地仍称静江,为取绥靖西南之意,改静江的“静”为“靖”,故称“靖江王”。洪武五年,明朝政府才改静江府为桂林府,从此正式确定了桂林的名称并沿用至今。而以原地名受封的靖江王并未随之更名,故而后人皆道桂林有靖江王。
靖江王是朱元璋于洪武三年首批分封的十个王国之一,也是唯一以侄孙辈受封的藩王。从洪武三年册封,到清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1650)十一月亡国。
新闻推荐
视点当有罪证据不足时,检察机关敢于不批捕、敢于不起诉,释放出更多司法公信力和善意。“贼”撞入家中后,“抓贼...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