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广西省立艺术馆成立欧阳维提供
欧阳予倩
1944年由桂林到黄姚欧阳维提供
□黄伟林
1995年,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入选“国家文科基地”。在此前后,中文系对其历史有所梳理。我大约是从那时开始知道欧阳予倩曾经在桂林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的前身)任教。然而,当对欧阳予倩稍微多有些了解之后,我对这个说法产生了怀疑。因为,在我所接触到的两个欧阳予倩的年谱资料,均未提及欧阳予倩与桂林师范学院的关系。
一个是苏关鑫编制的《欧阳予倩年表》,该年表收入苏关鑫编《欧阳予倩研究资料》,由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出版。该年表从欧阳予倩出生的1889年一直到欧阳予倩逝世的1962年,逐年记录,其中,欧阳予倩在桂林的活动记录甚详,但完全没有出现欧阳予倩与桂林师范学院有关的信息。
另一个是陈珂编制的《欧阳予倩大事年表》,该年表作为陈珂著《欧阳予倩评传》的附录出现,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出版。该年表是在苏关鑫《欧阳予倩年表》基础上进行编制,亦未出现欧阳予倩与桂林师范学院有关的信息。
此外,苏关鑫参与编写的《旅桂作家》中专门有欧阳予倩的内容,亦由苏关鑫编写,其中有欧阳予倩在桂林活动简况,亦无欧阳予倩与桂林师范学院有关的信息。
苏关鑫曾经担任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数年,是欧阳予倩研究专家,我曾经向他求证欧阳予倩是否曾经在桂林师范学院任教,他亦表示没有确切资料支持。
那么,欧阳予倩是否曾经在桂林师范学院任教呢?
1992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黄荫荣、李冠英主编的《广西师范大学史稿》提及欧阳予倩曾在桂林师范学院附中大礼堂召开的“纪念五四青年节大会”上讲话,此大会由文协桂林分会、美术工作者协会、师院学生自治会、桂林职业妇女联谊会和桂林文化界联谊会多个机构联合召开,并未涉及欧阳予倩是哪个机构的代表。会后演出了话剧《凯旋》,该书明确指出该剧导演是欧阳予倩,但并未说明欧阳予倩是否桂林师范学院的教授。
根据《广西师范大学史稿》提供的线索,我又查阅了1985年编印的《桂林文史资料》第八辑覃树冠的文章《一九四六年<凯旋>在桂林演出的风波》。覃树冠是当时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史地系的学生,根据他的回忆,我们知道,1946年初,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史地系一位姓名为李果的学生,收到由西南联大寄来的话剧剧本《凯旋》,同学们读了剧本之后,决定在五四纪念晚会公演这个话剧。但他们没有导演,排练效果不好,于是到艺术馆请教欧阳予倩,欧阳予倩不仅答应给他们导演,而且同意由他的女儿欧阳敬如和李果担任《凯旋》的主角。后来《凯旋》终于在五四纪念晚会上与观众见面,被誉为“桂林光复以来最成功动人的演出”。
谢敏、吴天佑《抗战胜利后桂林师院的新文学活动》一文也提到欧阳予倩导演《凯旋》的事实,该文收入1997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实录》一书,文中写道:
1946年,师院剧团先后演出曹禺的《雷雨》和解放区的进步话剧《凯旋》(由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导演)。
然而,覃树冠、谢敏、吴天佑等人的文章,都没有表明当时欧阳予倩已经受聘桂林师范学院,尤其是覃树冠的文章,给读者的印象是欧阳予倩并不是桂林师范学院的教授,而是接受了同学们的请求,担任了《凯旋》的导演。
本书专门附录了《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教授名录》,其中确有欧阳予倩的名字,该名录摘自1949级毕业同学录。
这个名录当然是欧阳予倩曾经在国立桂林师范学院任教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证据,但欧阳予倩究竟在桂林师范学院什么系任教呢?该名录没有提供任何相关信息。
恰好《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实录》另收有万章利、张耀钦的《桂林师院的文体活动》一文,文中提到:
1946年1月,师院迁回桂林,校址在王城,即现在广西师大校址。文艺宣传活动,更加蓬勃开展。
那年,桂北发生水灾。为了赈灾,师院剧团在学生会领导下公演曹禺名剧《雷雨》,地点在正阳路南强戏院。当时,校方已聘请了艺术馆欧阳予倩馆长在中文系讲授戏剧课。《雷雨》的排练,便请了欧阳老师导演,曹曼山则为总负责人。
这则回忆同样表明1946年1月桂林师范学院聘请了欧阳予倩任教,其任教系科为当时的国文系,讲授的课程为戏剧。
大约是2016年,我无意中在《谭丕模生平年表》发现了欧阳予倩曾经在桂林师范学院任教的信息。
《谭丕模生平年表》收入谭得伶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文学史家谭丕模》一书,其中明确写到:
1946年(47岁)
1月26日,谭随疏散到平越的师院师生迁回桂林,住皇城独秀峰下。随即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进步人士欧阳予倩、曹伯韩、郭希吾、宋云彬等来国文系任教。其后又聘请舒芜(方管)、王西彦、高天行来系任教,使国文系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当时谭丕模是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这段文字亦证实了欧阳予倩曾经任教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国文系的事实。
2017年,我在查阅曾作忠的资料时,无意中读到《国立桂林师范学院院刊》1946年第1期上发表的《本院剧运的回顾与前瞻》一文,该文最后一个部分有这样一段文字:
这学期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国文系已经增设了戏剧一科,并且聘请欧阳予倩先生担任教授,其与英语系戏剧一科颇能连系,这样一来,我们相信在这个优美的环境里,不但理论和技行方面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智识,而且可以由实际工作再取得经验,欧阳予倩先生不但是我们的“导演”,而且又是我们的“导师”了。
《本院剧运的回顾与前瞻》发表于1946年,所记事情也到1946年止,相当于同时期的记录,可靠性较强。
根据《谭丕模生平年表》和《本院剧运的回顾与前瞻》这两个文献,可以证明欧阳予倩自1946年1月起开始担任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讲授戏剧课程,并指导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的戏剧活动。如此看来,覃树冠《一九四六年<凯旋>在桂林演出的风波》中所写桂林师范学院史地系学生排演的话剧《凯旋》,欧阳予倩不仅是以广西省立艺术馆馆长的身份,而且也是以桂林师范学院教授的身份担任导演。
不过,欧阳予倩自己曾经否认了他曾经为桂林师范学院导演《凯旋》的事实,顾乐真《欧阳予倩与桂剧改革》一文谈到这个情况,该文收入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广西戏剧史论稿》,文章写道:
抗战胜利后,欧阳予倩第四次重返桂林,艰难地重建艺术馆。但有人谣传他在导演西南联大师生集体创作的话剧《凯旋》,揭露了国民党的媚敌辱节,触怒了反动当局。说这个戏侮辱了“国军”。在强权逼迫下,于1946年秋欧阳离开了桂林。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人对欧阳散布了一些混淆视听的谣言。欧阳予倩愤而在1946年5月16、17日《中央日报》(广西版)刊登词,以正视听:“鄙人自复员回桂以来,曾经导演之戏有《归来夜话》《议论自由》《赵钱孙李》《处女的心》(以上四剧曾在松坡中学、汉民中学及干训团等外上演,《屏风后》(在青年团演)及最近将为赈灾上演的《小人物狂想曲》,除以上六剧之外,全非所知。近闻有人捏造事实,散布谣言,毫无根据,造谣者当系别有用心,故意混淆听闻,其意叵测,幸亲友勿受其蒙蔽为幸。”
顾乐真认为“这是导致欧阳予倩离开桂林的原因之一。”
虽然欧阳予倩否认了他为桂林师范学院导演话剧《凯旋》的事实,但当年学生的回忆似乎不可不信,欧阳予倩的否认或许有其自我保护的原因。本人认为,欧阳予倩应该参与了桂林师范学院话剧《凯旋》的导演。遗憾的是,1946年8月以后,欧阳予倩即离开桂林去了上海,从此再未到桂林。也就是说,欧阳予倩在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最多担任过一个学期的教职,讲授戏剧课程,导演学生戏剧,在此同时,他仍然是广西省立艺术馆的馆长。而他被迫离开桂林,多少也与桂林师范学院话剧《凯旋》的演出有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谭熙通讯员蒋淑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坚守在一线,守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