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干(左)在表演彩调。
穿山街道办事处穿山村民委员会的居民莫德干是一位彩调歌者。为了将传统的桂林特色彩调歌曲传承下去,莫德干经常把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编写进彩调里,在疫情期间,她把防疫知识和口诀编写成彩调,在社区广为流传,为战“疫”做出贡献。
热爱彩调的歌者
4月15日上午,循着悠扬清亮的歌声,记者在穿山街道穿山村民委员会的活动室,见到了正在歌唱的莫德干。
齐眉的刘海,圆圆的脸蛋,说话声音清脆、中气十足,莫德干给人的第一印象让人难以相信她已经63岁了。
莫德干出生在有名的“彩调村”穿山村民委员会的东江村。生了一副好嗓子的莫德干从小就热爱音乐,高中毕业以后,她被选入桂林彩调团,成为了一名彩调歌者。
在那里,她接受了系列传统正规的彩调训练,懂得了彩调———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大类唱腔和彩调的创作。
两年后,莫德干回到东江村务农,但她依然没有放下对彩调的热爱。偶尔,村委有文艺活动的时候,莫德干就会登台演唱。
用彩调抗击疫情
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开来。莫德干所在的穿山村委,流动人口密度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因为有一副嘹亮的好嗓子,莫德干成为读录“防疫口号”的宣传员。
2月的一天,当莫德干提着音响走到村里的巷口时,几位已经在家“宅”了一段时间的村民向她招手。
“莫姐,给我们来一段彩调吧,好久没听你唱歌了。”村民们打趣道。
“莫拿我开玩笑了,疫情来了没唱咯。”莫德干不好意思地拒绝了。
但她没想到村民们是认真的,“我们在家闲太久了,好无聊哦,都想听你唱彩调。”
莫德干扯开嗓子唱了一首。她发现有村民跟着节拍拍起了手,“原来,彩调也能给灰色的疫情带来彩色”。
莫德干回到家中,想到自己也可以结合疫情把战“疫”的故事写进彩调里。
说干就干,莫德干用自己读过的防疫口诀和生活经历,编写出了《姐妹二人战疫情》这首长达20多分钟的彩调剧以及若干彩调歌段,用彩调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疫情来临莫心焦,疫情防控好重要,小心病毒当目标,我们各个要记牢,莫打牌来莫聚会,不信谣言不传谣……”当莫德干把录好的彩调歌曲通过音响播放时,村里的几扇紧闭的窗户也随之打开,有村民探出头来,跟着调子轻轻吟唱了起来。
令人没想到的是,莫德干这样的宣传方式在当地村民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她表演彩调的视频,被上传至公众号和网络平台上,浏览和点击量累计破万,有的村民甚至把莫德干表演彩调的视频下载下来,在家里跟着视频学唱。
想把彩调传承下来
随着莫德干在当地的名气越来越大,陆续有人找到她,想跟她学彩调。
“有人愿意听我唱彩调,我很高兴。”莫德干告诉记者,有好些跳广场舞的村民表示,“不跳舞了,想学彩调,甚至还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想学这个。”莫德干说,她自认为自己的彩调没有年轻时在桂林彩调团里那些老师们唱得好,“只能说是略懂一些而已,还没有本事带学生。”但她最大的心愿,还是想尽力把彩调文化发扬和传承下来。
穿山村党支部书记于彩云说,莫德干能把传统的彩调与抗击疫情相结合,在战“疫”的关键时刻,既有效地提高了宣传效果,也给村民们带来了欢乐,这样的巧思值得学习。
记者刘净伶通讯员骆艳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敏通讯员胡小敏)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安排,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本部毕业年级学生将于4月19日起分批错峰陆续开学。...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