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正在引导车主将停放在盲道上的车辆移开。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通讯员张丽莉文/摄)盲道,是专门帮助盲人行走的无障碍道路设施。小小的盲道,既体现了社会大家庭对盲人群体的关怀,也是衡量一个城区综合文明程度的标尺。近日,象山区二塘乡组织开展了一场“盲道不‘盲’”志愿服务活动。数十位志愿者伸出手,把盲道上的障碍物清除干净,将畅通的盲道还给盲人群体。
此次清除盲道障碍物的志愿活动由二塘乡政府发起,得到了乡里数十位志愿者的积极响应。整治的范围为二塘乡政府至二塘街路段多条盲道。在二塘街上,记者看到,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正在清理占用盲道的无主物料和杂物。有的盲道上停放着三轮车、电动车、自行车等,志愿者便上前劝阻,并引导车主将车辆停放到画线区域内。
为了保持盲道长效通畅,志愿者们还化身为宣传员,向来往的行人及盲道周边居民、商铺业主宣传占道的危害性。
志愿者让行人闭着眼睛走在盲道上体验盲人出行的日常。即使知道有人在旁边保护,参与体验的行人每一步都走得很忐忑。“通过换位体验,我体会到了盲道对盲人出行的重要性。只要我们把车辆停放到指定区域,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给盲人朋友营造一个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还能提升桂林的城市形象,何乐而不为呢?”市民黄阿姨说。
今年是桂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一年。接下来,二塘乡还将充分依托全乡2010名志愿者的力量,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助推提升辖区形象和居民精神文明素质,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新闻推荐
用笔墨致敬疫情防控最前线的逆行者 访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桂林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桂林画院副院长罗敏
“我们应记住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感谢他们挺身而出、舍生忘死,‘逆行’深入险境,同时也感谢各行各业的人坚守...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