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桂林 今日临桂 今日阳朔 今日灵川 今日全州 今日平乐 今日兴安 今日灌阳 今日荔蒲 今日资源 今日永福 今日龙胜 今日恭城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今日桂林 > 正文

疫情之下,实体教培机构如何直面“危”与“机”?

来源:桂林日报 2020-04-22 08:22   https://www.yybnet.net/

一位小学员正在上教培机构的线上课程。疫情期间,桂林市不少教培机构把原本纯线下的课程搬到线上,并尝试各种创新举措以求生存。

一位老师在电脑前为学员上视频直播课。

“面对疫情的冲击,我们教育培训行业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近日,深圳、苏州、东莞等地多家教育培训机构从业者联名向当地政府发起“求助”,请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帮助该行业摆脱危机,尽快恢复正常的经营秩序。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随着聚集性的教育活动被叫停,包括桂林市在内的全国各地的实体教育培训机构全部停业。如今,近3个月过去,虽然各级学校的复课时间表已陆续出炉,但桂林市线下实体教培机构复课却依然遥遥无期。面对房租、教师工资、消课的压力,很多教培机构纷纷出现现金流告急,甚至面临倒闭的危机。

在如此的趋势下,实体教培机构只能坐等“寒冬”,还是主动“求变”获得新的“生机”?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本报记者张苑陈静文/摄

全面叫停,实体教培机构齐陷“窘境”

“前几天才收到房租催款单,今天又收到物业费单,光这两项费用加起来每月支出就是四五万元,再加上教职员工的工资等,每月的固定成本就是十多万元。从2月停课到现在快3个月了,基本没有收入,实在有点吃不消了……”4月16日,于女士拿着催款单无奈地说。

于女士是七星区一家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往年的2月—4月是教育培训机构招生的旺季。谁也没有料到,今年的“旺季”直接变成了“寒冬”。随着“停课令”的下达,之前老学员的课程不能正常继续,没有消课就意味着没有盈利;这几个月基本没有新增学员,并且未来一段时间也很难有新增续费。虽然身陷“困境”,但目前该机构没有辞退任何一名教职员工。“我们虽困难,但也不愿意看到员工们失业,只能竭尽全力支撑着。”于女士道。

“目前近50名老师已经全部停薪,因为场地没有开放,既没法给老学员上课也没法招募新学员。”桂林市一家幼儿运动培训机构负责人贝先生坦言,疫情前该机构每月支出在15万元左右,疫情期间,机构的现金流仅为2019年同期的10%左右。现金流骤减,给机构带来很大压力。面对这一困境,他们除了等待疫情好转后的解禁,目前只能苦苦支撑。因为收入大幅缩水,有些员工已经递交了辞呈。“房租、物业、员工的各种基础性支出仍在消耗着我们最后的‘家底’,也撑不了多久了。”

记者采访了解到,桂林市几乎所有的实体教育培训机构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多家机构都十分肯定地预测:今年一季度整个教培行业的经济数据将会“相当严峻”。

根据近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疫情期间培训教育行业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在被调研的的全国各地市近1500家民办教育机构中,超过90%的机构表示此次疫情对机构的运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疫情期间培训机构普遍面临的主要困难依次是:营收减少、场地租金压力、人力成本过高、员工复工率低、线下转线上的压力、税收压力,等等。

绝处求生,“被迫转型”寻觅新商机

一纸“停课令”,让实体教培机构不得不停止所有线下聚集性的培训活动。在这一情况下,一些小型机构选择消极的“空等”,也有不少机构主动顺应潮流,把原本纯线下的课程搬到线上,并推出各种创新尝试以“绝处求生”。

“虽然线下课程受限,但我们的工作并没有停滞。”芝麻街英语桂林天街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2月份时,为了让学员们在家学习,我们组织教师推出了公益性的线上课。这样的公益课很受学员和家长们的欢迎。”但是,这位负责人也坦言,公益课延续了近一个月,由于成本过高,实在无法坚持下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该机构又采取学员自愿的原则,按1:0.5比例消课的方式开展线上学习课程。同时,他们还专门针对线上学习的特点,新开了一门课程,课程时长较短学费也比原本线下课程低,这样在留住了一部分老客户的同时,也吸引了一部分新客户。该机构还积极在服务上拓展和创新,通过老师自主录制抖音视频、定期与孩子们电话互动等形式,不断细化服务,为的就是在“困境”中寻找新的出路。

“马头墙的设计可以用来防火……”老师通过电脑屏幕利用色彩艳丽的教具引导孩子们进行徽派建筑的艺术鉴赏。4月19日,记者在位于益华城的杨梅红私立美校采访时看到,老师们正在通过视频的方式给孩子们上直播课。

“我们目前有三分之一的学员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进行学习。”该校陈校长告诉记者,该校是专业的艺术教育全球连锁机构,在桂林有近200名学员,年龄从3岁到12岁。这次疫情对机构的影响很大,没有新资金流注入,还要维持基础的运营,加上老师的薪酬等开销,机构每个月固定支出在10万元左右。所幸租用的商场目前同意减免2、3月份的租金和管理费,但机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陈校长说,他们从2月份开始尝试直播课,为了做好前期工作,进行了一个月的各种尝试,包括每周一次免费的活动课,直播平台的各种技术调试,以及老师对直播平台的适应和磨合。从3月份开始,他们尝试用视频直播的方式为会员提供线上课。虽然从目前来看,家长和学生的反馈都不错,但陈校长坦言,这是疫情时期的特殊教学方式,疫情结束以后,线上课只能作为正常教学的补充,毕竟艺术启蒙还是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系统地引导,这样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才能更好地呈现。

“我们的教练正在全面向网红领域迈进。”某儿童体能培训机构负责人马力半开玩笑地说,目前其团队一方面调整运营重心,加大线上的投入,持续推出各种公益直播、录播课程,另一方面抓紧搭建线上流量平台。该机构员工并不多,大家主动提出减薪渡过难关,不少教练还通过直播成为学员中的“网红”。

记者了解到,不少教育培训企业都利用网络平台推出了直播、录播课程,还通过建微信群、朋友圈“打卡”交作业的方式,让学员持续跟老师产生互动。

各方探讨:实体教培机构如何“破局”?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形势,教育行业里的经营者们陷入“冰”与“火”的焦灼当中,有些企业甚至来不及应对思考,就已经惨淡收场,还有的企业则直面“逆境”,努力探寻“破局之道”。那么,作为传统的教育培训机构,如何才能在这场疫情推动的变革中,突出重围,转“危”为“机”?采访中,桂林市一些教育机构负责人、经济社会专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期待。

期待关注与扶持

在采访中,贝先生说,目前的社保减免和优惠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对公司帮助是不小的。他同时认为,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学校复学后可能减少双休日及暑假假期,对于教育机构后期的发展也有不小的负面影响。而房租成本高、融资贷款难,是多位从业人员提出的现阶段企业经营“痛点”。他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出台针对行业的补贴和更多的政策支持。

“虽然在逆势中,我们都在主动开展自救,但由于关停时间过长导致资金链断裂、人员流失等问题,势必会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创。”桂林市一家艺术培训学校的负责人刘女士谈到,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目前国家出台及地方出台的惠企免租及税收减免等政策,教培行业很难享受到。“虽然我们并不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近几年随着民办教育的发展,这个行业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在疫情的冲击下,我们同样需要关注与扶持。”刘女士说,如果政府能在财政、金融、税收、社保、租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性支持,再加上他们的积极自救,相信春天将在不久后到来。

疫情考验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教育机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有着琳琅满目的课程。如果能把多余产品砍掉,将精力聚集在主打产品上,可以做大做优主打产品,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企业负担。”有着多年教育培训管理经验的资深教育咨询师于喆认为,教育培训企业要想在这场危机竞争中寻求出路,首先应该明确自身定位,找准客户群,精化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技术与效果才是核心竞争力。在于喆看来,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的特殊性,决定了学习效果、学习体验及口碑是教育的本质追求。在这样的行业乱局中,只有真正扎实的内功修养,以客户价值为驱动力,加强产品的研发以及师资力量的培养,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最终提高客户的学习效果和口碑,才是培训机构的长存与久安之道。

“疫情可能会加速行业洗牌的到来,因为运营成本压力、人员稳定性、现金流等达不到生存的指标,一部分中小机构会被淘汰,这样就有了更多的市场空白,因此未来会有更多机会出现。”于喆说。

新闻推荐

桂林市文旅企业将向社会发放文旅复苏市场推广券

本报讯(记者刘倩)4月20日,记者从桂林市文旅复苏宣传促销推介会上了解到,为促进桂林市文旅业快速复苏,桂林市文旅企业自发开展...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疫情之下,实体教培机构如何直面“危”与“机”?)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