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苏展通讯员郑长贤李竺林
“春暖花开时,英雄归家日。”“爸爸,我爱你!你是我们全家的骄傲。”……5月6日下午,桂林北站的站台上一群举着标语和海报的人格外显眼,他们来自23个不同的家庭,他们都在等待已经离家96天的“爸爸”“丈夫”或“儿子”。
16时29分,南京至南宁东G1545次动车停靠桂林北站。23名支援武广、衡柳高铁的动车司机平安抵达。站台上久候的家属们的欢呼声、掌声不断响起。
96天的离别,对家人的思念写在每一位援汉司机的脸上。动车司机唐军强和妻子每天都会视频聊天,但在相见的一刻,他还是抑制不住激动心情,箭步走向妻子,将她紧紧拥抱在怀里;动车司机丁志中的儿子从人群中飞快奔来,将脑袋深深埋在爸爸的臂弯里,久久不肯分离……
今年春运,一场特殊的战疫打响。武汉地区动车组司机出现阶段性紧缺的状况。为此,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对运输秩序做出调整,从各地抽调动车组司机驰援武汉。
1月31日,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机务段精心挑选了23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司机前往武广、衡柳高铁对口支援,而他们大部分来自桂林。出征前,这支“突击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并写下“请战书”,23人都在“请战书”上按下了红手印。
动车司机邹伟2000年毕业来到桂林。20年的时间,他在桂林娶妻生子安家。当电话那边询问他的意愿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因为我就是动车司机啊,这是我的工作,我还是一名党员,我不去谁去?”他二话不说红手印就摁上了“请战书”,跟家人匆匆告别奔赴战疫一线。
跟邹伟一样,李飞飞2015年来到桂林火车站工作,在这边也安了家。不一样的是,李飞飞摁手印的时候,他的家人还完全不知情。在得知前方需要支援时,他第一时间主动报了名。他是湖北荆州人,在他看来为老家作贡献义不容辞“我觉得家人会支持我的,我只是和平常一样工作,做着很平常的事情。”李飞飞如是说。
96天里,这支党员突击队值乘动车1120趟次,安全行驶349440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赤道8圈多。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完成了特殊任务的23名援汉动车组司机接下来会适当地休息调整,然后返回岗位,继续驾驶动车组飞驰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
上图:团聚时刻。记者苏展摄
新闻推荐
加大重点水域隐患排查 强化重点人群的教育管理 桂林市持续开展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安全教育活动
本报讯(记者陈娟)天气日趋炎热,中小学生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批示并作出工作部署,桂...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