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系舟处(资料图片)
一条清澈的小东江沿着桂林七星山西边自北向南流去,远古洪荒之水冲刷出一个蜿蜒曲折的石洞,洞顶宛如龙脊,后人给它取名“龙隐洞”。这里是一个书法和历史文化集中的圣地,拥有碑文石刻无数,世人称之为“桂海碑林”。众多碑帖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北宋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五君咏》。
《五君咏》本是南朝诗人颜延之所作,而书法则是北宋书法家黄庭坚所书。诗中颂咏了西晋“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阮咸、刘伶和向秀等五位名士的隐士风范,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抑郁。
如今,我站在《五君咏》的石碑前思绪万千,黄庭坚的书法左右的大撇大捺伸展自如,亦如逆流而上的船只划桨摇撸的气势,中部紧收,撇捺夸张,整幅作品一片行云流水之势,无不令人惊叹。我抚摸着石碑,看着这非凡气势,心想:黄庭坚被贬广西,到桂林只是路过,为何要将这旷世书法留给青山绿水的桂林呢?他来到这里,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是愁苦、抑郁的吧?似乎他借情于书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愁闷的心情就能释怀了。然而,想要寻找到答案,还得去榕湖边另一处遗迹看看。回头望望这巨大的龙隐洞,思绪中有些感慨,这深沉的文化精神,也许是我一辈子也无法领悟完的。
来到榕湖边,在古南门旁古榕树下有一个亭子,这便是黄庭坚路过桂林的“系舟处”。我站在亭子里,柔柔的风轻轻吹过湖面,丝丝柳条随风飘舞,这样的景致当年黄庭坚也看过吗?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是愁苦还是怅然?也许这缓缓的湖风便是黄庭坚心灵的归宿。我走下亭子,来到湖水边,这湖水会记得,石头也会记得。我闭上眼,细心体会,便顿悟了。也许是我的幻想,也许是我似懂非懂,也许……黄庭坚看到这碧绿的湖水,柔和的湖风,翠绿的柳条,他愁苦的心情一下释然了,也许他和我一样,一样惊叹,一样感慨,又或者并不是。这时,他的书法再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湖水上的波纹就像他的笔画,缓缓的湖风像他的笔画,细细的柳条像他的笔画,这时,在我脑海里驶来一艘渔船,那摇撸的样子是多么形象……
离开湖岸,眼前被一条特殊的水槽吸引,这便是为了纪念黄庭坚而特别建造的。看着水槽里方形黑色石块上仿刻的《五君咏》,我的思绪再次又回到龙隐洞,《五君咏》在心中没有了那么多的疑问,而多了一份敬佩,只见大儒黄庭坚解开舟绳,一叶扁舟伴随着桨声,发配遥远的南蛮瘴气之远方……
育才小学15-6班梁皓然
新闻推荐
志愿者向在秀峰区逍遥楼滨江路旁爱心驿站休息的环卫工人送上消暑的饮料。桂林市为环卫工人建设了多个爱心驿站,并配备了微...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