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平乐讯 “一本账是政府让利于百姓,让农户在开发中得实惠;另一本账是群众的支持降低了行政成本,换来全县城镇化建设大发展。”在推进新城区开发中,平乐县进一步解放思想,算好“两本账”,实施“让利于民,和谐开发,赶超发展”的城镇化建设新战略,使新区建设快速推进。
平乐县城地处桂江河畔,发展空间狭小。近年来,该县提出“跨江拓展,开发南洲”的城市扩张战略,并成功引进城镇开发公司,新区开发拉开了序幕。但是,由于思路不清、方法不对,群众工作难做,新区开发一开始就遇上了“拦路虎”。新区建设共需拆迁240多户,而到2010年底与政府签订拆迁协议的农户仅有两户。
对此,新一届县委领导深入调查研究,并在干部职工中算清了“两本账”。在全县城镇化建设大会战动员会上,县委书记陈国禄说:如果在新区开发中老百姓的利益受损,不配合政府的工作,那我们的行政成本会很高。倒不如把利益让给老百姓,老百姓满意了,新区开发就能顺利推进。整个开发区推进了,税收也上来了,环境也改善了,会吸引更多老板来这里投资置业,全县经济总量也就上来了。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理清了“账本”,发展思路也清晰了。于是,在新区开发的拆迁安置中,该县把商业价值最好的滨江区、农贸小区地段留给拆迁农户;把回建的样板房先建起来,让群众实实在在地看到自家房子的模样。在群众签订协议搬进了新房或过渡房后,再拆旧房子;回建时不仅补足原有的住房面积,还保证拆迁户有多余的面积出租;先把农贸市场建好,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在此基础,该县还给每名失地农民购买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回建工程和小区建好后也优先招用当地拆迁户群众。这些利民惠民措施,使拆迁农户实现“有住、有租、有铺、有保”,有效解决了搬迁农户的后顾之忧。
政府心里装着百姓,百姓全力支持新区开发。平乐镇南洲村村民周运章去年5月在拆迁协议上签了字,拆了旧房子,在宽敞的桂江滨江大道旁,新建一幢占地80平方米的三层“别墅式”楼房。今年年初,他的新房铺面还未交付使用,就早早地被租客预订了。同时,他还在回建工程中打工,月收入2000多元。他高兴地说:“这样的政策让我们放心、安心。”
如今,涉及拆迁的238户村民中,已有90多户与政府达成拆迁协议,一度推进缓慢的新区开发建设步伐明显提速。截至4月中旬,南洲、同乐新区已启动建设项目19个,总投资近1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41亿元。其中,贯通新区的福禄岭隧道全面竣工,年交易量达50万吨的农产品交易中心一组团已经封顶,农民安置工程一期已交付使用,滨江大道、昭州大道、行政中心和客运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陶彩忠)
新闻推荐
开春时节,草长莺飞。平乐县阳安乡阳安村群众素有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传统“开耕节”的习俗。节日当天,各家杀鸡宰牛,祭祀先祖,祈求全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男女老少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天喜地。4月2日,延续了...
平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