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伟华通讯员陶彩忠)很多人都知道“六尺巷”的故事,讲的就是邻里之间应该互相谦让。平乐县平乐镇上游村的王某与徐某两家人本为关系极好的邻居,然而,在2016年6月,王某、徐某为了建房的事分别一纸诉状将对方告到了法院,所幸法院积极调解,让双方又成为好邻居。
据了解,几年前因住房紧张,徐王两邻居均建新房。徐某先建,但在建房时多占了王某的一些土地,王某便在其建好的房屋上堆放砖头以示不满,徐某为此诉到法院。2014年6月,王某在与徐某房屋相邻处建房。但是双方在共同建房下地基时产生了矛盾,因此,在王某聘请工人进行砌墙时,徐某到现场进行阻止,将砌好的墙体部分或全部拆除。基于此,王某也将徐某告到了法院,要求徐某排除妨碍。
案件到了民事二庭,黄庭长主动承办这两个案件。通过认真调查之后,发现了案件背后潜藏的真相。
原来,王某与徐某关系原本极其亲密,几年前两人共同流转土地时,王某让徐某多占了十多平米,徐某建房王某又义务帮忙。后来王某建房时有经济困难,徐某也主动垫资代建,并在自己开的建材店调用钢筋等建材,双方对地基代建费用进行了结算,共价值两万多元。但结算时双方不知怎么产生了误会,王某认为徐某钢筋的价格比村上其他人的价格高点,为此,他气不过,不仅不在结算单上签字,还要徐某还回已经使用了的土地。双方就这样闹翻了,在建房时互相找茬,最终闹到了法院。
黄庭长发现,如果双方真的对簿公庭,和睦的邻居关系将永远难以恢复。于是黄庭长看现场、找村委,多次与王某和徐某沟通。最终以调解方式帮助双方解决矛盾:徐某承诺不再阻止王某建房,并支付王某的相应损失,多占的土地按市场价补回给王某;王某承诺所欠徐某款项及时支付。至此,双方握手言和,又成为了昔日的好邻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申艳通讯员秦潮)昨天下午,一名16岁的女孩失联4天后被平乐县公安局二塘派出所民警找回,她为了赶在开学之前好好玩几天,竟然离家出走,这一任性的行为可急坏了她的...
平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