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区之前,恭城、兴安已经先行先试,实现公交车一卡通。这是兴安县启用公交“一卡通”的17路公交车。
2017年,桂林人在出行上的改变可谓巨大。新的高铁路线、高速公路扩宽了桂林人的远行视野,一卡通、扫码乘车等社会热词则代表着市民出行场景的初步智能化。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城市交通拥堵、公共交通供给能力不足和交通量激增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跟上“互联网”的浪潮,把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成智能交通,成为桂林公共交通发展面的重要任务。而以一卡通为代表的智能公交方式正是为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的民生尝试,更是发展公共交通和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安排部署,有了这些智能出行的措施,桂林的公共出行愈发轻松便捷。
2018年,桂林出行的便民时代还将增添新的内容,桂林人离智能出行已经越走越近。
热词回顾
桂林通卡面世
目前,中国不少城市都有便捷的交通支付工具,如香港的八达通卡、广州的羊城通卡,广西南宁也有了自己的一卡通。无论是乘坐这些城市的公交车还是轨道交通,当地市民拿卡秒刷的幸福感让人羡慕。
2017年12月,桂林人终于也等来了自己的一卡通———桂林通卡。桂林通卡是桂林交通一卡通的简称,在市人民政府的指导下,面向桂林市民及游客发行,是市民及游客享受便捷交通出行和政府公共服务、办理个人公共事务的重要方式。
备受市民关注的桂林通卡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早在2017年2月,桂林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桂林市交通一卡通工作实施方案》等。会议提出,有关部门要加快实现交通一卡通技术标准和业务规则的统一,建立全市公交、出租车及其他客运交通工具的交通一卡通系统,逐步实现全区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这次会议和工作实施方案的公布,可谓是为桂林一卡通定了调。
很快,桂林组建了市级一卡通公司,开始搭建桂林的一卡通平台,桂林一卡通的雏形也初现端倪。桂林的一卡通以桂林城区公共交通为主体,实现与北部湾四市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桂林市交通一卡通应用从公交车逐步扩展到出租车及其他客运交通方式,实现全市多种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应用范围从城区逐步推行到11个县。推行交通一卡通能加快城市信息化、便捷化、互联化的建设,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也为发展“智能交通”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城乡之间联系日益密切,交通一体化成为了城乡发展的趋势,推进交通一卡通建设将带动城乡交通发展,进而促进城镇一体化的资源整合。
在市区之前,恭城、兴安已经先行先试,率先在当地实现了公交车一卡通,给当地百姓出行带来了便利。
2017年10月底,市区内的公交车基本完成了公交一卡通刷卡系统的安装调试,不过,桂林通卡尚未揭开面纱。直到12月下旬,桂林一卡通跟公众见面,卡采用的是双面设计,一面是区级版面,一面是市级版面,写有桂民卡、桂林通字样,卡面出自“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漓江美景———兴坪佳境和象鼻山。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形似一头巨象,位于桂林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兴坪段漓江风光则是1999年版人民币20元券背面设计的取材地,桂林通卡的卡面极具桂林特色。
申领了桂林通卡的市民持卡就可以乘坐全市的公共汽车,空中充值、秒结等系统能为乘客提供更大的方便性和灵活性,改善了乘客的出行条件,灵活的价格政策还可以为乘客提供合理的优惠服务。
新闻推荐
为新时代“开放、包容、义勇、敢为人先”的兴安人文精神增添光彩2017年度“感动兴安”十大人物揭晓
本报讯(通讯员邓桂荣)“他们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事迹让人很感动。”1月31日晚,“迈进新时代·再铸新辉煌”2017年度“感动兴安”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在县体育馆隆重举行。颁奖晚会上...
兴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