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桂林 今日临桂 今日阳朔 今日灵川 今日全州 今日平乐 今日兴安 今日灌阳 今日荔蒲 今日资源 今日永福 今日龙胜 今日恭城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今日兴安 > 正文

浑身刻满历史故事的灵渠飞来石

来源:桂林晚报 2020-11-12 18:30   https://www.yybnet.net/

飞来石上的“虬如”和“夜月潭辉”

飞来石正面的“飞来石”三字

飞来石全景

■杨迪忠文/摄

兴安灵渠飞来石,地处鸟鸣山下的秦堤上,屹立于南渠东岸,是灵渠景区里最抢眼的著名景点之一。石高2.6米至3.7米,周长约28米,北低南高,突兀挺立,上面平坦,石缝中植有四季桂一株,为湘漓二水所环抱,南渠从它脚下缓缓流过,清幽静谧,历代名人雅士多有题咏。飞来石虽小,但自宋代以来历代诗文摩崖题刻竟有11件之多。

飞来石上最大的摩崖在背面

飞来石最早的摩崖,是背面一块大多字迹斑驳不清的桂林府衙秦晟撰《重修黄龙堤记》,位于登顶石级旁边,碑刻于北宋庆历五年(1045),记载了兴安、灵川、临桂三县民工维修灵渠黄龙堤一事。开头的“大宋国桂州兴安县”几字尚可辨识,其他文字已经剥蚀不清了。1973年11月,兴安老前辈唐兆民先生曾经去辨识摩崖残刻,记录下99个字,让我们得以了解大致情况。

飞来石上最大的摩崖,也在背面,是明代洪武二十九年(1396)监察御史严震直的《通筑兴安县渠陡记》,石刻高1.95米,宽2.5米,详尽地记叙了此次维修渠堤的具体内容和用工用料情况,是研究灵渠维修史的重要文物。此碑文字大多尚清晰。我们一般只记住了修渠人严震直,而“书吏高斌”和刻石者大多不记。据道光十四年《兴安县志》载,此摩崖是“广西布政使司委官庆远同知皮南玉刻石”。还有,这次修渠监工是谁?石刻上已经难以辨识。还是看上面县志的记录吧:“监工官全州判官曾仕异、兴安知县沈宝、主簿罗彦闻、灵川县县丞□□□。”

关于严震直这次修渠,兴安人多知道还与陡军有关,季、颜、宿三姓始祖都是随严修渠后留下军屯守渠的。据《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卷二一七载,灵渠可灌溉田地万顷,也可通小舟。当时,兵部尚书致仕(退休)的唐铎,因为军务(奉议、南丹、向武诸州土人谋叛)来到兴安,就将灵渠的情况上奏皇上,说如果好好维修一下灵渠,就可以通官船,运输军饷。于是,皇上下令监察御史严震直,调拨附近几个县的民工修渠。这次维修动作较大,修筑堤岸长126丈,宽6丈(旧6尺),高5尺(旧2尺);中江石岸长45丈,并增高了石堤;南北河道疏通5159丈;维修陡岸36处以及修白云桥、攀桂桥等。他还“旁通灵川千秋峡,铲象鼻口峰,凿滩矶以通舟车之路”。

严震直,字子敏,乌程(今吴兴)人。他这次修浚灵渠,赢得了崇高荣誉,官升工部尚书,还被“西人纪谓秦史禄、汉马援及震直,古今为三人云”(清傅维鳞《明书》卷116《严震直传》)。不少人写诗作文撰赋为他歌功颂德,如明代陈琏《重修灵渠记》,称“其工匠精致,渠岸坚深,较之前代,相去万万”;而严公“恪体圣心,勤劳备至,故人人自效,莫不感奋,相率勠力以奉公”。还有明代吴勤、颜皞、张智、莫大安、方昇等或为文或作赋或咏诗,其中方昇的《灵渠赋》最有名。而他自己也感到很自慰和自豪,他在《筑兴安堤》一诗中说:“塘陡经营筑版初,皇恩旁沛海南隅。民田自此多沾溉,安享丰年乐有余。”其二又说:“岭外河堤筑已坚,促装归去去朝天。桃花满路落红雨,杨柳夹堤生翠烟。黎庶勤劳功幸就,清朝治化德为先。老臣自愧恩无报,但祝皇图亿万年。”其中“桃花满路落红雨,杨柳夹堤生翠烟”成为描写灵渠美景的名句,在今天广为流传。

但是,严震直修浚灵渠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有一处可谓是败笔,那就是他一心想扩宽河流,撤去了灵渠大坝的鱼鳞石,增高石埭。其结果是,遇到涨洪水时,洪水无处可泄,泛滥成灾,冲决塘岸,奔流进北渠,而南渠水浅,行舟不通,田地缺水灌溉。连年修筑灵渠,劳民伤财,百姓意见大了,就告状,一致要求“改作如旧为便”。意见被上司采纳。明永乐二年(1404)二月,改筑分水塘,大坝修复如旧,分水为二渠,南渠通海,北渠通湖广,可行舟楫,溉民田,为利甚溥。明《太宗实录》卷二八,清嵇璜等《续文献通考》卷三有载此事。又据《明实录·太宗永乐实录》卷一二七,永乐二十一年(1423)十二月,曾修兴安县渠陡。据明代孔镛《重修灵渠记》载,成化乙巳(1485)年灵渠涨洪水,渠堤大坏,官民强烈要求恢复旧状。结果同意“以复旧观”。于是“用巨石以甃铧嘴,措鱼鳞,缮渠岸,构陡门”,“复旧如新,较之旧观,相去万万”。这次修渠,历时近2年。许多高官参与其事,更有趣的是,临近竣工之时,严震直尚书的外孙吴兴人闵珪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改任广西按察使,他也来督修。这次维修灵渠大坝等,距严震直那次已经90年。我们今天看到的鱼鳞石天平坝,当是这次修复的吧。

“灵渠”之前还叫过“金渠”?

飞来石的正面,最引人注目是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庆远府同知查礼题刻的大型摩崖“灵渠”二字,真书,字径约0.53米,整块石刻高1.76米,宽1.4米。查礼在协修灵渠时,还寻访湘漓之源,游历兴安各地,留下诗文数十篇。“灵渠”二字的旁边还有浙西人曹林韵手书的“飞来石”三字;明代万历十七年(1589)兴安知县梁梦雷所题“砥柱石”三字;明永历六年(1652)武冈人萧道隆题刻“夜月潭辉”四字等。

据乾隆五年《兴安县志》载,飞来石上“惟夜月潭辉四字与石长存。又大书有金渠两字”。明明石上有多件前人石刻,为什么志书只记这两件呢?而且,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后来的“灵渠”二字,并没有“金渠”二字,这又是怎么回事?查道光十四年《兴安县志》“金石”篇,已经记录为“灵渠”二字,在案语中解释道:又大书“灵渠”二字,《通志》作“金渠”,误。你相信这个解释吗?兴安老前辈唐兆民先生在《灵渠文献粹编》一书里说,这“金渠”二字在乾隆初年应该存在,很大可能是查礼题刻“灵渠”两个大字时,因为已经没有空间了,便把佚名的“金渠”铲掉,刻上了自己的题字。

“飞来石”并不是“飞来”的石头

飞来石有一块令人费解的摩崖石刻“虬如”,没有题写年月,署名为“都人士宋翔题”。数百年来,许多史学家及名人墨客纷纷前来辨识,想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但一直疑惑不解。这“虬如”寓意着什么?目前有两种解释:一是说“虬”指虬龙,古代传说里的一种小龙。“如”在古文中可以有“到”的意思。“虬如”就是“龙到过这里”。而这“龙”,就是人们说的“祖龙”,即指统一岭南、建立伟业的秦始皇。郭沫若著名的词《满江红·灵渠》就写道“说猪龙,其实即祖龙,能开创”。因此,“虬如”就解释为秦始皇的势力到过这里,统一了中国。二是说“虬如”就是“如虬”,比喻灵渠像一条龙,蜿蜒曲折地游动在山水之间,是对灵渠的形象描绘。一般人都是如此解释。

宋翔为何人?有专家说是南宋绍兴年间进士宋翔,他是力主恢复中原的名人张浚的“十客”之一,在湖南当过司帅参议官。宋翔题写这方摩崖是委婉地抒发他统一中国的爱国之情。也有专家不同意此说,他们从题刻的风格特征等判断此摩崖为明清时期所刻,不像宋代的,因此查出清代也有个“宋翔”,怀疑是他所刻。还有专家对此作了专门考证,写成文章,说道光年间《兴安县志》记录为“宋翔”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宋朔”。一方摩崖两种释意三个作者,真是有趣啊!

为什么叫“飞来石”?这三字里面还蕴藏着一个神话故事。大意是史禄修建灵渠时,分水塘里的猪龙精作怪,两次拱崩秦堤,致使负责修渠的2个将军因延误工期被杀头。后来,是神仙从四川峨眉山上移来一块巨石,将猪龙精压在飞来石下不能动弹,才修成了秦堤。这也是灵渠“三将军墓”的由来。

当然,这是后人为了解释“飞来石”和“三将军墓”的来由,而编撰的一个神话故事。其实,“飞来石”并不是“飞来”的石头。1964年,县文物部门曾经在飞来石周围通过钻探考察秦堤的地质情况,发现飞来石是一块巨大的生根石,与鸟鸣山山体相连。它应该是当年修筑灵渠时故意留下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秦堤,起着保护渠堤的重要作用,这也体现了先人们修渠的聪明与智慧。

新闻推荐

看到他人电动三轮车没锁 妹妹喊来姐姐一起偷车

在文某珍家中发现的被盗电动三轮车。(警方供图)本报讯(通讯员蒋淞宇记者刘净伶实习生段雨晴)一辆没有上锁的电动三轮车停...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蛋鸡场游记2020-10-15 23:50
评论:(浑身刻满历史故事的灵渠飞来石)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