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阳朔新闻 > 正文

1998-2000年:桂林城市格局发生历史性巨变

来源:桂林日报 2018-11-21 10:56   https://www.yybnet.net/

重建中的解放桥。陈平摄

建设中的中心广场。陈平摄

世纪之交的1998-2000年,是桂林发展史上的一段重要里程,更是开拓前进的一个新起点。1998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成立新的桂林市。合并,不仅版图扩大,更使新桂林迈上了科学发展的新轨道。在地市合并后,桂林吹响了大规模城市改造的号角,从大“破”大“立”推进城市建设,到蜚声国内外的“两江四湖”建设、轰动全国的“厕所革命”,其工程量之大、范围之广,在桂林城建史上前所未有,至今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这个时期,不仅实现了桂林城市形象的巨变,更塑造了城市匠心求变的精神。桂林人民在齐心建设新城市的拼搏奋进中,昂首跨入新世纪。

□本报记者桂晨李慧敏

合力激发活力,地市合并造就“大桂林”

1998年之前的桂林,一直有桂林市与桂林地区之分。长期以来桂林地区与同级桂林市同驻一地的行政区划体制,导致桂林的行政管理一直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了城市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尤其影响了漓江风景区的整治和保护,1998年8月27日,国务院批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广西实施桂林地市行政区划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1998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的批复》[国函(1998)73号],就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的有关事项发出通知。通知指出,按照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原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成立新的地级桂林市,市人民政府驻象山区榕湖南路。新的桂林市辖原桂林市的秀峰区、叠彩区、象山区、七星区、雁山区、临桂县、阳朔县和原桂林地区的灵川县、荔浦县、永福县、全州县、兴安县、灌阳县、资源县、平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各县(区)原辖区不变。通知要求,新的桂林市要根据旅游城市的特点,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重新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抓好桂林大旅游圈的规划、开发和利用,做好漓江风景区的保护、整治和管理工作,推动桂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同时,通过以中心城市为依托,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把桂林地市合并为新的桂林市,对于加强漓江风景区的整治和保护,促进大桂林旅游圈的规划、开发和建设,推动以桂林市为中心,以旅游和农林为重点的桂北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确保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即区域经济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和重点突破战略,思想认识的新突破,经济结构优化的新突破,经济体制转换的新突破,对外开放的新突破,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突破,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新突破)重大决策的顺利实施,实现我区改革与发展的新突破,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当年9月8日召开的桂林市地市合并动员大会上,时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桂林地市合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马庆生如此阐述地市合并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新桂林应运而生。1998年11月8日,桂林市举行新桂林市成立暨全市干部大会,自治区主要领导以及桂林市领导、驻桂部队首长、全市科级以上干部,中央和自治区驻桂单位负责人悉数到场,共4000余人出席会议。大会召开期间,《桂林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新的优势新的希望》的社论。文章说:“新桂林市的成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宏伟蓝图,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我们要抓住世纪之交面临的难得发展机遇,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从此,桂林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2.78万平方公里的桂北大地上,476万桂林各族人民在新的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将创造新的辉煌,迈向新的世纪。”

在新桂林市成立之后,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相继挂牌,短时间内大量的人员调整、调动,机构变更、设立,与此同时,桂林也成为广西市辖县最多的城市。

合并,不仅是版图的扩大,更使新桂林迈上了科学发展的新轨道。在桂林地市合并后的第一个10年里,桂林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总值由259亿元增长至794亿元,财政收入由不足23亿元增加至85亿多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230元增加到12908元,年均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731元增加到3908元,年均增长9.5%,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至少翻倍,打破行政区划藩篱之后的“大桂林”,发展潜力被充分激发。

大破大立桂林启动城建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城市改造

1998年11月25日文昌桥改建工程动工。12月8日,文昌桥定向爆破成功。1999年1月8日,位于中山中路的桂林城市中心广场建设工程正式动工,当年12月28日落成并正式启用,结束了桂林没有大型城市广场的历史。这两项工程建设拉开了桂林城市建设的序幕。

“1999年年内开工重点项目33个,当年竣工13个,2000年,开工的城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27个,年内竣工8个……”1998年开始,桂林城市建设呈现出空前的力度,也成为桂林对新世纪最为震撼的献礼。

瞄准国际水平,桂林以空前的决心、勇气和气魄开始了一场高水平的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破大立———仅用3年多时间,就完成重点工程建设项目89项,包括建设正阳步行街、改造中山路在内,共新(重)建解放桥、阳桥、文昌桥等桥梁17座,新建上海路立交桥等3座立交桥,新建中心广场等2个广场,新建、改建道路35条,新建、改建景点10个,打造两江四湖,实施清淤截污、引水入湖等大型环保工程3项。

“城市建设的实施过程和初步成果,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城市建设本身,它带来了桂林人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变化,更带来了桂林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时的《桂林日报》在盘点1999年时,这样评价桂林轰轰烈烈的城市大改造。

而在城市建设管理体制上,当时也进行了深度改革。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实行招标投标,打破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垄断格局,首次成功地进行了“两江四湖”工程设计方案国际招标。此外,狠抓工程质量管理,推行质量终身负责制,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业主责任、招标投标和监理审计等工程质量保障措施,首次推行重点工程市民监督制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这些重点工程和大型的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均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并在城市中心街道展示,邀请城建、经济、文化、科技界的代表座谈,征求意见,聘请市民监督员审议建设方案和监督建设实施,形成“市民意见、专家咨询、部门把关、政府决策”4个环节的规划建设决策工作程序。

“两江四湖”建设工程作为这一期间的一个典范,成为学界研究探讨的一个课题,至今仍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范本。

“1998年9月,新桂林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常务副市长李金早视察城建工作时,提出了建设桂林环城水系的设想。当年11月28日,市长李金早实地勘察两江四湖后,发表了《做好‘水’这篇文章》的讲话,确立了以水为切入点,以环城水系的构筑为依托,进行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思路。”时任市环保局局长的罗桂江告诉记者,两江四湖工程的构想提出后,成立了以时任市长李金早为领导小组组长的两江四湖工程领导小组,组建了两江四湖工程指挥部。作为当时两江四湖工程指挥部指挥长,说起两江四湖建设,他记忆犹新,“自构想提出后,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历时9个月的工程前期研究论证工作”。

据罗桂江介绍,1999年5月,桂林市举办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发布会,法国、美国、日本以及东南大学、中国台湾等海内外的知名规划设计机构应邀接受了设计任务;8月2日,11名国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揭晓了评选结果。随后,市委、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市长李金早就环城水系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活动回答了记者的提问。8月6日-7日,方案在八桂大厦前与市民见面,并广征意见。最终在汲取了国际方案的各自所长和专家、市民的综合意见后,形成了一个既有国际水准,又能突出桂林特点,充分展现山水神韵的桂林城市中心环城水系实施方案。目前,两江四湖系统工程仍然在推进,这不仅是城市生态、人文建设工程,更是城市形象、城市格局以及城市发展的重新塑造。

除了大规模城市改造,2000年桂林进行了一场轰动全国的“厕所革命”。2000年10月1日起,市区、主要旅游景点和8个县新建、改建、扩建的500座公厕在全国率先实行免费开放。公厕的长效管理实行“以商养厕”,将公厕和商业门面“捆绑招标”,经营权50年不变。自当年4月1日启动,仅在短短半年时间,这场革命“初战告捷”。据统计,在3年时间里,桂林共建成公厕855座,建成区公厕分布密度达5.7座每平方千米,超过了国家规定3座每平方千米的指标。如今,这场“厕所革命”仍在继续,持续提升着桂林旅游品质、城市形象。

1998年桂林大事记

2月27日市委、市政府举行《桂林市志》《桂林市鉴》《桂林市年鉴》首发式。《桂林市志》是广西的第一部城市志,也是桂林市有史以来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市志。

4月7日市政府召开全市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工作动员大会,部署建立社会统筹资金和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工作。

6月5日1998年桂林国际龙舟邀请赛开赛,10万群众云集漓江边观看。计有国内16支男队、21支女队,国际5支男队参赛。

6月18日雁山区柘木镇草厂里村34户村民联名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报告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达4000元,并准备筹资建设“绿色社区”小康示范村的喜讯。1992年1月,朱镕基副总理(时任)曾到该村视察,并嘱有困难可直接给他写信,使村民深受鼓舞。

6月19日香港田氏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家炳到桂林,捐资600万元人民币在广西师范大学筹建“田家炳教育书院”。

6月24日特大洪水袭击桂林市。16时30分涨至147.70米,超过警戒水位2.7米。洪峰在此水位持续90分钟,18时开始缓慢回落。23时,水位降至147.33米。上海路、滨江路、瓦窑路、安新洲、清风小区、铁西小区等多处被淹。25日洪水缓慢消退。

7月下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督查组在市内视察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情况。至6月30日,全市共建立了94个再就业服务中心,3100多名下岗职工进入中心托管。

8月8日桂林大宇客车有限公司获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世界通行的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的客车生产企业。

8月31日~9月2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陆兵在市内检查指导抗旱工作。6月底洪灾过后,桂林市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至8月31日,全市水稻受旱面积达2.47万公顷。

9月11日驻桂53013部队首批800名赴湖北荆州执行抗洪抢险任务的官兵胜利归来,桂林市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9月12日零时,桂林数字式移动电话(GSM)交换局系统割接成功,该项目投资4000多万元,总容量为4万余户。

9月16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开展向李向群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10月15日~18日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在桂林榕湖饭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28个国家和联合国环境发展署亚太发展部的14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并签署了《桂林宣言》。

11月8日举行新桂林市成立暨全市干部大会。

12月18日桂林火车北新客站建成通车。新客站于1995年12月28日动工,总投资2.416亿元。

1999年桂林大事记

1月27日桂林苏桥新区管理委员会举行挂牌仪式。

4月3日市医疗急救中心和“120”医疗救援通讯系统正式启用。

4月15日全市包村扶贫工作大会召开,要求全市48个特困村必须达到脱贫标准。

4月15日全市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工作。

5月9日全市各界分别召开座谈会,强烈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的野蛮行径。同日,各大专院校2万多名青年分别举行了抗议集会游行。

6月26日全市首家大规模电脑产品专业市场———王城电脑城开业。

7月6日市属小学、幼儿园正式移交城区管理。汤杰副市长代表市政府分别与象山、秀峰、叠彩、七星区的区长在交接书上签字。

10月9日解放桥重建工程正式动工。

10月22日中山路改造工程、正阳路步行街建设工程正式动工。

11月23日桂林农业网络信息系统调试成功,进入试运行阶段。该系统与全国137个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及40所涉农科研院所、各省区部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连通。

12月28日桂林城市中心广场落成并正式启用。当晚,在广场上举行了第七届桂林山水与文化旅游节闭幕式暨广场落成典礼文艺晚会。各级有关领导、嘉宾、市民共3000余人参加了晚会。

2000年桂林大事记

1月15日全国首家博士创业“孵化器”在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挂牌成立。

1月18日位于中心广场地下的小香港商业城试业运营,该商业城占地24108平方米,有门店878间。

3月9日国务院灾情调查组到桂林了解受灾情况。1999年本市连续遭受春旱、夏涝、秋寒露风和冬霜冻等灾害,受灾人口46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5.37亿元。

3月26日桂林医学院接收首例无偿捐献的遗体。

4月1日桂林市第一个无污染垃圾填埋场“桂林市冲口城市垃圾填埋场”开工。

5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1999年全国46个重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桂林市名列参加整体排序的38个城市之首,至此,桂林市已连续3年获该项考核第一名。

6月15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桂林市妥善安置兼并破产企业职工暂行办法的通知》。

7月15日由桂林大自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文化厅联合举办的桂林山水大型实景歌剧《刘三姐》正式启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7月18日中山中路快车道全线通车。

7月21日投资2500万美元的桂林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有关证照手续全部办理完毕,这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桂林市引进的第一个大型项目,该项目位于桂林市西城工业开发区内。

10月1日全市经改造更新或新建的500座公厕开始免费开放,其中特类公厕为42座,一类公厕为304座,二类公厕为154座。

10月8日桂林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同时被认定的,全国仅有9家。

11月8日市长李金早、市委副书记李志鹏出席了在桂林日报社会议厅举行的庆祝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座谈会。

12月25日中国最大的集休闲、度假、观光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外商服务业投资项目———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正式开放。

12月31日21时,市委、市政府召开“手拉手走进新世纪”暨正阳步行街开街庆典仪式。

(根据《桂林市志》整理)

新闻推荐

2.6万跑者雨中享“桂马”激情 2018桂林国际马拉松赛侧记

领导嘉宾们准备参加跑步比赛。比赛开始,大家冲出起跑线。“桂马”精彩瞬间一些残疾选手乘轮椅参赛。“桂马”精彩瞬间热情...

阳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桂林网区停电公告2018-11-16 10:01
猜你喜欢:
评论:(1998-2000年:桂林城市格局发生历史性巨变)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