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南丹县农民抢水插秧的大好时节,该县农民利用近期下了几场大雨的有利时机,采取互帮互助等办法,起早贪黑在田间忙碌。据悉,该县有稻田近12万亩。图为该县城关镇中平村农民在插秧的场景。
特约记者 符龙强 摄
本报讯 (记者 冯敏桂 通讯员 黄冬梅 韦祖杰 罗仕勇 凌吉荣) 5月16日,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受冷空气和低涡切变线的共同影响,10—15日河池市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雨天气过程,5月10日20时到15日20时累积雨量统计:出现250毫米以上降水的站点为巴马县凤凰乡258毫米。100—250毫米有32个站点,50—99毫米有81个站点。但河池市西北部地区雨量还是相对偏少。
这次强降雨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降水持续时间长、局地降雨强度大等特点。强降雨主要出现在东兰、巴马、都安、大化、宜州等县(市、区)。几天来的连续降雨,缓解了河池市大部分地区的旱情。
宜州喜降及时雨
“哈哈,下雨啦!我的四季豆又有救啦!”5月14日,宜州市庆远镇白龙社区新建屯以种菜为生的谢大哥终于盼来一场久违的大透雨。他今年种植两亩的四季豆,因20多天不降雨,已经停止开花,仅能摘卖两次,比往年少收一半。这场雨又给那两亩地的四季豆带来了新希望。
宜州从14日上午7时直至下午4时,喜降了一场60毫米的及时雨,有效地缓解该市16个乡镇40.35万亩粮食作物的旱情。
4月21日至5月12日20多天,宜州一直未降大雨,正在分蘖的18.9万亩水稻,30.5万亩桑园,18.11万亩玉米,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旱情。5月12日,该市52座小(Ⅱ)型以上水库总库容17426万立方米仅存3028万立方米。为抗旱保苗,该市动员抗旱农机800多台次,选派40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180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到基层一线工作,组织指导群众进行抗旱,修建防渗渠道10.5千米,渠道清淤1070千米。
5月14日降雨后,该市52座小(Ⅱ)型以上水库贮水3408万立方米,较5月12日增加380万立方米。
巴马天峨抗旱防汛两手抓
连日来,由于天气持续干旱,巴马瑶族自治县10个乡镇的农作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多数村屯因降雨量减少而无法插秧种田,部分乡镇群众饮水困难,以巴马镇、那桃乡等乡镇较为严重。
该县农业局、防汛抗旱指挥部等工作人员深入各乡镇实地查看旱情,指导广大群众开展抗旱生产生活自救工作,出资30余万元购买小型抽水机30台,大型抽水机7台投入抗旱救灾工作,并筹备资金10万元给10个乡镇,每个乡镇1万元作为抗旱启动资金。而从5月11日开始的连续降雨,大大缓解了几个乡镇的旱情,农民利用降雨有利时机,加快插秧进度。而11日强降雨以来,该县凤凰乡等4个乡镇29个村屯1.92万人不同程度地受灾,直接造成农业经济损失112.32万元。
针对灾情,该县采取有效措施,要求各级各部门安置好受灾群众的生活,保证群众有水喝、有饭吃,同时做好安全隐患排查,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4月下旬以来,天峨县部分乡镇干旱少雨,给田地里正在分叶拔节的庄稼造成一定的影响,天峨下乡驻村干部迅速响应,与群众一起抗旱保人饮保苗。
近日,天峨县内局部有少量降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田受旱程度,目前全县入村干部正全力以赴,采取措施,指导群众开展春耕生产工作。
同时,当前已进入汛期,为应对旱涝急转气候,该县驻村干部组织村委人员认真排查各地质灾害易发地、各水库、特殊人群居住地等,采取应对措施,做好人员值班。目前全县已派出排查人员300多人次,排查隐患点117个,全县防汛工作正有序开展。
气象部门:未来仍会有降雨
据气象部门提供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河池市除天峨、南丹仍有气象轻旱外,其余县(市、区)气象干旱解除。
气象部门表示,预计20日以前,河池市无强降雨天气,其中17至18日,全市多云有分散阵雨,19至20日,全市有小到中雨。目前河池市已进入多雨季节,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仍有几次降雨过程。
【背景资料】
干旱的四种类型:干旱是指因水分的收与支或供与求不平衡而形成的持续水分短缺现象,可以表现为降水量的不足、土壤水分的缺乏或江河湖泊水位偏低等。干旱可以分为气候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
1.气象干旱指某时段内,由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出大于水分收入而造成的水分短缺现象。
2.农业干旱指在作物生育期内,由于土壤水分持续不足而造成的作物体内水分亏缺,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现象。
3.水文干旱指由于降水的长期短缺而造成某段时间内,地表水或地下水收支不平衡,出现水分短缺,使江河流量、湖泊水位、水库蓄水等减少的现象。
4.社会经济干旱指由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中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现象。
新闻推荐
巴马讯 5月22日,冒着蒙蒙细雨,带着对帮扶村的深切关怀和问候,市残联领导班子在覃孟春理事长的带领下,来到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公爱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