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讯 今年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上下认真开展“解放思想,超越跨越”大讨论活动,切实贯彻 “弘扬广西精神,发扬老区传统”号召,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施“五大工程”为重点,求真务实,强化措施,统筹推进,全县经济在艰难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各项经济指标成绩骄人
上半年,巴马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在全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25亿元,同比增长7.24%,排在全市第一。财政收入完成1.02亿元,同比增长6.36%,排在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3亿元,同比增长154%,排在全市第一。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10.11亿元,同比增长13.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2亿元,同比增长38.55%,排在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45亿元,同比增长32%,排在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8亿元,同比增长16.54%,排在全市第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06元,同比增长9.88%,排在全市第六。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2318元,同比增长15.61%,排在全市第五。
“五大工程”稳步推进
特色旅游业蓬勃发展。全面开展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省级示范县工作。盘阳河长寿养生休闲带(百马-甘水桥头段)、华昱酒店贵宾楼即将竣工,赐福长寿岛正式开业。争取得到西山红色旅游项目资金380万元。新增旅行社3家。还荣膺广西十佳休闲旅游目的地,县旅游局荣获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寿乡国际大酒店被评为中国绿色饭店。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99.5万人次,同比增长16.5%。特色农业有声有色,启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申报工作。坡月村、坡纳屯成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坡纳屯荣获全区休闲农业“十佳名村”称号。新增生态有机农业示范点500亩;新植和翻蔸复种糖蔗3.14万亩,全县糖蔗种植面积达11.6万亩;新植油茶7000亩,低产林改造1000亩,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31.11万亩;新植龙骨花1.5万亩,全县龙骨花种植面积达5万亩;种植火麻5万亩;发放香猪种猪1300头,香猪出栏14.38万头。特色工业方面:继续整合资源,服务推动统一、活泉、丽琅等品牌矿泉水和糖业、保健酒、山茶油、火麻加工、香猪等长寿食品工业的做大做强,矿泉水及长寿食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同比由53.6%提高到63.52%。
城乡新貌新风环境改观。认真编制各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通过初审并已上报市、自治区审批;燕洞、那桃、凤凰等3个乡以及50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总投资为3051万元的16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就绪,其中精通小区道路排水沟工程、金水桥至新车站沿河房屋立面改造等10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00万元。同贺新区道路建设完成土方工程38.8万立方米,完成投资480万元。积极参加自治区市容“南珠杯”竞赛,抓好城区“五乱”治理,市容市貌有所好转。“两违”整治取得阶段性成绩,依法强制拆除违法建筑65户1.44万平方米,收缴工具和非法资料一批,恢复土地原貌30多亩,完成546户房屋分批会审,有效遏制了“两违”蔓延势头。
民生保障提升渠道不断丰富。十大为民办实事稳步推进,其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参保5.17万人,发放基础养老金701.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25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4215人。发放春节慰问金1007万元,城乡低保金2144万元,五保经费131万元,医疗救助金141万元,优抚补助金231万元。新农合参合人数20万人,参合率为98%。建成人民医院新住院楼,村村设有卫生室。防艾村民自治工作获全区典型发言。高考本科上线478人,上线率48.9%。土地整治、水利、交通项目全面推进,全区农村交通工作会议在该县召开。改造茅草树皮房330户,全面消除茅草树皮房。落实农作物良种补贴258万元、农机购置补贴222万元,兑付农资综合补贴1413万元。完成营造林3.56万亩,“绿满八桂”村屯绿化16个,全民义务植树66万株。完成3000套“村村通”广播电视年度安装任务。歌曲《世界巴马》、小品《留守》被推荐参加全国“五个一工程”评选。计生“幸福家园”和新家庭文化屋建设获全市典型发言。
开发扶贫攻坚步步为营。该县研究出台了36份新一轮开发扶贫相关文件,组织做好涉及项目申报工作。完成贫困村基本情况和全县13.7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上报工作。举行开发扶贫两批11类18个子项目开工仪式。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完成投资292万元。全面启动新一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750万元。完成屯级道路建设27条35公里,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53万元,占投资任务的71%。库区基础设施项目赐福大桥至坡贵四级公路、那坝桥、坡贵桥等项目完成工程量的80%,凤凰那蒙屯级路已竣工。兑现库区移民居住环境改善补助资金415.6万元,发放移民口粮补助金363万元、生活困难补助金41万元、后期扶持资金158万元,保障了移民的基本生活。
执行力得到较大提升。组织开展了“发扬好传统,提升执行力,开创新局面”活动、“治庸治懒治散”活动、“痛下决心解放思想,千方百计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千名干部入乡住村、创先争优服务发展”活动、“学用政策抓落实、强化执行促跨越”行动和“大力弘扬广西精神、实现跨越发展”活动,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抓执行,整治“六戒”抓执行,提高干部素质抓执行,转变政府职能抓执行,加强制度建设抓执行,严格问责抓执行,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明显好转,执行力明显提升,行政效能明显增强,为今后各项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量。
产业转型升级见成效
按照自治区、河池市统一部署,在全县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整治区域覆盖所有的工矿企业。上半年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面完成了涉及环境监管重点企业大排查工作,明确117家企业为重点整治对象,其中明确取缔17家,关闭29家,停产整改26家,限期整改37家,整体搬迁2家,各项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通过环境倒逼机制逼出了新观念、新规划、新机制,初步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各种突出环境问题。
长寿品牌深入人心
通过培育和大力宣传,巴马县长寿品牌已深入人心,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政策优势明显,特别是近几年获得多项国际和国家级荣誉,使巴马享誉国内外。国家、自治区坚持对贫困老、少、边、穷、库地区在政策、资金和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自治区已将养生长寿健康产业纳入重点产业体系,并上收了我县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审批权,这对提高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县被全国政协列入广西东巴凤国家级旅游开发扶贫试验基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旅游开发扶贫定点帮扶县,被亚洲开发银行确定为中国东西扶贫协作试点贷款项目县,并与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公司签订了占地3000亩的长寿食品开发项目合作意向协议。河池市加快中国生态旅游基地、红水河国际旅游目的地、世界长寿养生福地和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战略部署,与巴马县“一中心两区三地”的奋斗目标相得益彰。这些表明,巴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发展后劲十足。
图为县委书记覃荣武(前右二),县长罗荣莉(前左二)等领导在部门调研。 (梁绍恩)
新闻推荐
巴马讯 “多见木叶少见天,早晨赶圩夜晚归,逢雨出门更难归”,这是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那敏村未通公路时村民出行的真实写照。而如今,在通往村部的公路...
巴马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马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