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巴马新闻 > 正文

依托长寿养生资源 推进旅游开发扶贫□ 奉海峰

来源:河池日报 2013-10-12 20:36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巴马瑶族自治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五大工程”为主要载体,以整治环境和转变作风为保障,充分利用长寿养生旅游和神奇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为贫困地区的开发扶贫工作探索了一条成功新路。

一、巴马旅游开发扶贫的背景

根据河池市新时期开发扶贫工作要求,巴马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长寿健康休闲养生产业,休闲养生旅游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旅游接待人数从2006年的11万人次提升到2012年的217.72万人次,创造了广西旅游发展史上的“巴马现象”。目前,巴马已具备了旅游开发扶贫的基本条件,现有旅游宾馆饭店252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农家旅馆103家,在建五星级酒店1家)。拥有2处国家级4A级景区,3处国家级3A级景区,2个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民族风情旅游示范点和1个全国唯一的县级长寿文化博物馆。2012年,巴马县成功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省级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被列为国家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国家级旅游扶贫示范区、广西巴马盘阳河流域养生长寿健康产业发展中心县份,被评为全国县域旅游之星、广西十佳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

二、巴马旅游开发扶贫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巴马旅游业快速发展,但还存在很多的突出问题。一是旅游交通设施落后。巴马境内尚未通高速公路,境内景区间道路等级低,岩滩库区水运还没有发展起来,立体化交通网络格局还没有形成,难以满足巴马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二是旅游加工业不发达。旅游商品开发种类少、层次不高。规模企业原料基地规模小,原料供给不足。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品牌,市场开发难度大。缺乏旅游开发扶贫龙头企业,无法产生集群化、规模化效益,难以拉长产业链和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旅游服务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接待场馆、景点标准化建设还不适应发展需要,景区现代服务功能设施不足,服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提升。四是旅游开发扶贫任务艰巨复杂。巴马县还有13.7万人属贫困人口,人多面广,还面临社会保障、教育、交通、卫生等基础设施落后和资金短缺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旅游开发扶贫的成效及群众的生产发展。

三、推动巴马旅游开发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如何借势更好地推动旅游开发扶贫,促成长效机制,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增强保护意识,坚持保护性开发。要依托长寿品牌优势,按照自治区打造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区的发展定位,大力推进养生长寿健康产业发展。一是完善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先保护后发展的原则,保护性开发旅游资源。严格按照自治区编制的巴马总规和控规来抓好旅游开发扶贫工作,搞好产业开发规划,实施旅游开发扶贫,落实好“一带两河三区四特色”的养生长寿健康产业空间布局。二是夯实基础。大力实施“五大工程”(精品建筑工程、道路改造工程、河道景观工程、文化建设工程、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不断提升巴马小城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使城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步步景观、处处风情,实现旅游经济优质化和旅游产品多样化,提高城市品位。三是强化整治。下决心解决“两违”问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高效行政和廉洁行政,依法进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二)增强开放合作意识,借力发展壮大旅游经济。扩大开放合作,全力融入多区域发展,打造世界级养生度假品牌和国家级长寿健康产业精品。一是构建更加积极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充分利用自治区把巴马长寿休闲养生产业列为全区新兴产业的政策优势,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争取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等地建立高端客源基地,不断开拓客源市场,促进产业衔接和资源开发,实现借力发展。积极融入“京西沪桂”经典国际旅游线路和少数民族风情游、世界长寿之乡休闲养生游、桂西红色福地游等精品旅游线路;积极融入红色旅游跨省联盟,泛珠区域旅游联盟和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全面提升巴马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推进无障碍旅游区建设。二是建设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区。根据自治区文件精神及相关规划,依托盘阳河河流域的自然环境、长寿生态、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优势资源,以巴马为中心区域,将巴马、东兰、凤山、天峨、都安、大化打造成以养生度假、生态休闲、文化体验为主体功能的国家生态旅游基地,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三是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坚持“拓大、引强、选优”的招商理念,严格限制低水平、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进入,引导资金投向长寿健康产业、生态项目、现代服务业以及养生科研领域等,推动生态、能源、环保、旅游、物流等新兴产业领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在国内外建立生产基地、营销中心、研发机构和经贸合作区,开展资源合作开发。

(三)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争取国家资金构建“两高速一铁路一港口一通用机场”的立体交通框架,争取国家尽快实施田阳至巴马、百色至河池、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河池至百色铁路;争取修建赐福湖港口,引资建设巴马通用机场,构建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区域性综合交通网络。二是做好金融服务机构的引进。充分利用国家金融政策,加强与国内各商业银行沟通协调,积极引进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驻巴马,为外来客商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和拓宽融资渠道。三是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景区现有服务设施,提高设施服务能力,使游客放心停下、开心游玩、舒心吃住。四是提升服务水平。配套完善服务政策,提高干部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客商投资开发旅游产业的后顾之忧。

(四)增强文化兴旅意识,全力推进文化旅游。制定市场准入、土地使用、信贷、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产业。一是深挖民族文化精髓。积极培育地方特色少数民族文化,办好布努瑶“祝著节”、壮族“三月三”歌节等节庆文化,开发补粮等民俗文化。二是深入研究巴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发展生态产业,完善中脉养生长寿体验馆,建设生态型文化酒店和养生度假设施;抓好城区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发展民族歌舞表演、长寿文化展示和长寿生活体验等文化创意产业。三是积极发展长寿文化产业。开发长寿养生和康体产品,重点发展以“惟仁者寿”装饰品、书法绘画品、养生保健品、民族服饰刺绣品等为重点的民俗工艺业,加快发展长寿饮食、民族医药理疗为重点的养生保健休闲业。整理编撰“长寿养生”丛书、编排一台民间表演节目和建设一批长寿文化体验项目。四是着力打造长寿水文化。开展水文化研究,引导人民群众科学饮水。打造“七·七”祭水节,扩大其影响力。规划建设丽琅小镇和统一水博物馆,促成新的文化旅游景点。

(五)增强品牌宣传意识,加大独特资源的推介力度。充分利用世界长寿之乡品牌推介巴马长寿养生资源;利用中国香猪之乡推介长寿养生产品;利用中国最美十佳小城推介休闲养生资源;利用中国书法之乡品牌推介长寿养生文化资源等,不断扩大巴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者系市委常委、巴马县委书记)

新闻推荐

多次入户盗窃判2年罚2000元

巴马讯

 

近日,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理对一起盗窃案作出宣判,以黄某犯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2000元。家住巴马...

巴马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马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依托长寿养生资源 推进旅游开发扶贫□ 奉海峰)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