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讯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保护越显重要。为了打造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巴马瑶族自治县围绕“五大工程”建设,全县上下群策群力,稳步推进国际旅游区和幸福美丽新巴马建设。目前,全县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国家一级标准,盘阳河水质指标达到国家Ⅱ类标准,区域声环境符合国有一类区标准;生态环境质量优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01%,生态系统多样性很丰富,有森林、草地、农田等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质量全国一流。
突出规划引领,以规划提升环境。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的战略定位深入推进,以“恬静、温馨、精致、安宁、健康、长寿”的宜居县城为目标,重点突出“辖区生态化、产业旅游化、农庄景区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规划。编制《巴马瑶族自治县“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和《巴马瑶族自治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全面覆盖。积极编制各乡镇、村庄规划,努力实现全县镇圩和村庄规划覆盖率100%目标。
突出设施建设,以建设改进环境。投资7000多万元建设城区污水处理厂,完成配套管网32.26公里。组织实施7.4公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投资5817万元建设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网点覆盖全县城区及附近乡镇和旅游景区。投资7938万元,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财政奖补“一事一议”投入1135万元,硬化129个自然屯的屯内道路,改善村容村貌,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改观。
突出生态保护,以生态彰显环境。组织完成盘阳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修编和保护区立桩定界工作,组织完成各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编制和保护区立桩定界工作。加强饮水安全集中式供水水质及水环境监测,及时准确掌握我县饮用水水质和水环境状况。建立饮用水水质及水环境评价、监测、报告和通报制度,完善饮用水质和水环境体系建设,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控制水性疾病的发生。实现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有力地保护了原有的生态环境,提升了环境的质量。
突出综合整治,以整治改善环境。做好全县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环境目标责任制工作,将考核工作列为县政府的重点工作。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工作,以污染减排工作和推行清洁生产为主线,积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严格执行《盘阳河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要求,开展以水生态环境修复为主线的流域综合整治,确保群众用水安全。围绕创卫十项标准,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完善健康教育,城区环境卫生得到实质性的改变,环境保护水平明显提高,食品卫生得到有效保障。开展共创城乡优美环境活动,推行城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行“四包”责任,全面治理“五乱”,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在开展“美丽巴马·清洁乡村”活动中,共投入资金2311万元,整合多方资源加以推进,成效显著。同时,大力开展“绿满八桂”行动、调整产业结构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开展环境倒逼工作,整改有污染源的企业和矿场。
突出文明创建,以创建推动环境。积极开展生态县建设工作,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县目标,突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民族特色,创建一批立得起、站得住、叫得响、推得开、有特色的“生态乡村”示范村、示范屯,促进生态建设活动的民族化、特色化、长效化。目前,该县创建工作正在开展中,计划在“十二五”末要建成1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国家级文明生态村、1个省级文明生态乡镇、2个绿色社区、5个市级以上生态村。加强特色小镇建设,启动壮瑶乡风情旅游小镇、山水田园风情小镇、长寿探秘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大力推行乡村旅游发展,积极推动农家乐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使用的农家乐有甲篆乡坡纳农家乐、百么乡村旅馆等。
(蔡吉洪
伍学雍)
新闻推荐
11月8日,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山乡举办第三届射弩运动会,在瑶族风情表演、射弩比赛、民族文化体验、弩文化展版等项目中,充分展示“射弩之乡”的实力及瑶族文...
巴马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马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