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社区102岁的刘业英。 彭昌伶 摄
健康长寿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我们把百岁以上的老人尊称为“人瑞”。在河池,提到长寿,人们会不自觉地想到“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但在“长寿之乡”以外,百岁老人是如何养生的呢?近日,网名为“墨香袭人”的网友在河池某网站发表“金城江街道社区的百岁老人”帖,引起了市民对河池城区百岁老人养生秘诀的关注。为此,记者采访了河池城区的3位百岁老人,探寻他们的健康长寿秘诀。
崔兴福,男,102岁,家住东风社区,耳朵有些背,能行走,眼睛有些花,生活能自理。
刘业英,女,102岁,家住中山社区,耳背,能行走,视力还好,生活能自理。
李云姑,女,102岁,家住金城江第四中学,耳聋,不能行走,还能穿针线,生活基本能自理。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接受采访的3位老人都不肥胖。老人的家属均表示,老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养生之道,家里人吃什么,老人就吃什么。“我们喝的就是金城江的水,家里人吃什么,母亲就吃什么。”刘业英的女儿陈锦清说。
然而,经过老人家属的介绍,记者发现,3位老人在生活、饮食习惯上有一些相似之处。
饮食偏爱肉类
“他还有几颗牙齿,喜欢吃肉,如猪脚、扣肉、狮子头、肉饼,但要煮得软一些,现在青菜、豆腐基本不吃。”崔兴福的儿媳妇韦阿姨说,崔兴福祖籍安徽,早年当过兵,1951年南下来到河池,在搬运站(现市运输公司)赶马车车队工作。老人饮食比较有规律,早上7时吃些芝麻糊、麦片、豆腐花,9时、12时和18时各吃一小碗干饭。
陈锦清说,老人对吃饭没有什么讲究,一日四餐准时吃,爱吃肉,喜欢吃香点的菜,如炸小鱼,不爱吃青菜、水果。
李云姑的女婿梁群也表示,老人爱吃五花肉,不喜吃青菜,每餐都很规律。
讲卫生重形象
听说有记者来采访,崔兴福老人早早地穿戴整齐,然后坐在客厅,还让家里人给他把帽子戴上。韦阿姨说,在外人面前,老人比较注重个人形象,“早晚刷牙,洗澡、洗头发从不用香皂、洗发水。”
据梁群介绍,李云姑早晚都用热水擦洗身体、泡脚,“每次都弄得很久。”
“到家里来的人都说,我家的老人爱干净。为了方便老人,我们特地买了个尿盆放在房内,但她有时宁愿自己出来上厕所。”陈锦清说,夏天时,刘业英每天都要换衣服,自己洗内衣、短裤。
心态好易相处
记者了解到,3位老人平时心态好,都能与邻里和睦相处。
“他对人很好。以前还经常和邻居在楼下打麻将,现在眼睛有些老花,耳朵有些聋,出牌比较慢,就没再打了。”韦阿姨说。
“岳母16岁时嫁到一个打银匠家里,由于生活贫苦,岳父醉酒后会打人,但岳母扛下了这些苦,用着随和的态度努力生活。”在梁群的眼中,虽然岳母是个文盲,但心地很好,“她曾在合作社卖粉,看到有人赶圩没有钱买粉,她自己掏钱买粉给别人吃。”
“心好,才受得老。”问及她健康长寿的原因,刘业英老人如是说。
年轻时较健康
“年轻的时候身体好,感冒发烧都少。‘底子\’好,不需要特别的养生。”据崔兴福的长孙介绍,老人从70岁到90多岁经常晨练,从四桥到一桥来回跑8趟,有时候还自己擀面包饺子或烙饼,“前几年摔了一跤,现在只是偶尔出去锻炼。听说爷爷没有生过大病,感冒了就拿灯芯草沾上高度白酒擦肚子、后背。”
而刘业英、李云姑都出生于农村,年轻时身体都很好。“干农活本身就是一种身体锻炼了。”梁群说。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老人们的儿孙都很孝顺,家庭和睦。
长寿“因人而异”
虽然3位长寿老人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差异:李云姑吃盐少,比较清淡,但刘业英口味较重,吃什么都要多放一些盐;李云姑、刘业英性格温和,但崔兴福则脾气较差。
“吃饭时,如果觉得味道不好,就会马上放碗‘走人\’。”崔兴福的长孙认为,对老人来说,发脾气就好像排毒,过后很快就好了,也不生闷气了。“爷爷还爱喝点小酒,每餐喝几口几块钱一斤的低度高粱酒或米酒。”
据金城江区街道办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河池城区共有百岁以上老人8人,其中3人不常住城区。
新闻推荐
因公路建设施工压断供水管,导致饮水工程成“摆设”—— 巴马那坡屯群众盼早日“解渴”
本报讯 (记者 张锐锐)近日,网友“黄河之水”在河池网“网络问政”专区发帖反映,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那坡屯的饮水工程实施已有1年多,但供水很不正...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