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声名鹊起,到巴马度假养生的人络绎不绝,旅游开发红红火火,长寿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一系列现象,似乎超出了巴马人的想象,令巴马人多少有些措手不及。
据统计,8年间,巴马县接待的游客暴增了27倍。从2006年的10万人次,到2012年升至217万,而2013年突破270万。目前,全县有80多家长寿食品企业。另外,巴马的房地产业也随之异军突起,农家乐开发如火如荼。在不少人看来,巴马既是养生的天堂,也是赚钱的宝地。
2013年,人们开始冷静地对“巴马现象”进行思考,多家国家级媒体从不同的角度,对巴马的养生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等进行多方面审视,客观现实地看待巴马。对巴马来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巴马县委书记奉海峰表示:“巴马这匹‘黑马\’突然一下子那么吸引眼球,外界用一种审视的眼光来看我们也是应该的。”但巴马的发展却不容置疑,而且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13年7月初,在桂林召开的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上,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把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成为广西三个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
巴马的养生环境是值得肯定的,巴马的发展是势所必然的。但我们不能沾沾自喜,忘乎所以。面对巴马的养生,我们必须淡定。
首先,到巴马养生的人要淡定。巴马的好山好水好空气,确实令人神往。但如果认为呼吸了巴马的空气,喝了巴马的山泉水,感受了巴马的地磁,便可治得百病,各种奇病绝症到此都可灰飞烟灭,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而“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不要把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烦恼郁积于心,要学会忘记、懂得放弃,相信困难坎坷是暂时的,明天太阳照常升起。到巴马养生,只是提高生活的质量,给身体放放假。养生和治病不能同等看待。当然,有病之身到巴马调养后得到恢复,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但空气和水不是药,就像保健品不能当药用一样。在这方面,我们的宣传更应该淡定,客观、理智、冷静地介绍巴马的情况,以长远的眼光,为巴马的可持续发展而宣传。
其次,从政府层面来说,也必须淡定。巴马是“老牌”贫困县,近几年旅游业的红火,给巴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巴马的GDP因此大幅增长。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政府必须淡定,不要急功近利,做“杀鸡取卵”之类的事情。要以长远的、发展的思路去指导工作。市委、市政府决定,2014年起,不以GDP标准来考评巴马,考评重点将放在生态和旅游业发展方面。巴马被确定为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之后,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从生态保护、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等方面,都规划得详实细致,可操作性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再次,围绕长寿资源的一系列产业开发,也必须保持淡定。据调查,在全县80多家长寿食品企业中,真正从事深加工的仅有29家,而真正上规模的企业仅有6家。而且,巴马县政府发现,有12家企业盗用巴马牌子,产品根本不在巴马生产。从事长寿产业开发,要遵守政府规定,符合市场规律,体现巴马长寿的本质。不要头脑发热,盲目跟风。这样,企业才会具有生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以淡定的心态来对待巴马,“长寿之乡”才能更加长寿。
新闻推荐
大化讯
一年一度的春运即将来临。根据往年春运前后各种返乡人群较多、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现状,大化瑶族自治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未雨绸缪,积极采取多种...
巴马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马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