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讯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巴马瑶族自治县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创新载体,结合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项目建设、工业提质、“三农”工作实际,深入一线谋发展、解民忧。
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认真落实“走进群众、改进服务、解决难题”的要求,创新谋划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县委常委会确定“联乡带村帮企”、“结一联五”为载体;县委组织部在服务发展、群众、基层、关爱困难党员上,分别创新以“帮企业解忧、助项目解困、为生态解压”、“三送三访三保”关爱农民工活动、“两帮两联两扶”工作模式、“三问三谈三访”制度等为载体;各乡镇各部门也创新了各具特色的自选动作,如燕洞乡提出“开展六项活动,完成五个摸清,组织四次讨论,推进五个一批,实现五个明显,打造两个典型”的实践载体。
该县严格按照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的要求,把教育实践活动融入“五大工程深化年”活动、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工业提质、服务“三农”的具体实践中,把解决实际问题贯穿始终,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成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生动课堂。
项目建设提速推进。1月23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正式启动,该县首批开工的有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农贸市场、垃圾处理转运站、盘阳河流域绿化美化项目、巴马水晶宫至江洲三级公路、巴马民族贸易市场等10个项目,总投资达7.27亿元。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巴马东盟文化养心园项目。百魔洞度假区、中脉养生都会等重大旅游景区景点项目也将于4月初开工建设。
工业产业提质发展。纯天然饮用水(矿泉水)产业、长寿食品加工产业、木材加工企业的整治整合工作有条不紊,组织“企业解忧”工作组深入企业,调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53个,已解决21个,余下的32个正在协调解决之中。1月至2月,全县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8%;上交税金1280万元,同比增长4.5%。
抓“三农”工作解民忧。落实开发扶贫“54321”帮扶制度,促使党员干部深入农村一线,宣传惠农政策,制定增收计划,确定帮扶措施。3月3日,县委常委带头深入巴马镇,与群众闹春耕。部分县领导深入一线,为蔗农协调蔗种调优、砍运受冻甘蔗等群众关心的难题;各级各部门也纷纷深入联系村屯,组织群众进行甘蔗生产、核桃种植、清洁乡村等工作。目前,全县核桃挖坎种植完成8.9万亩,完成市里下达任务的119%;进厂原料蔗27.07万吨,新种植甘蔗5037亩;兴建村屯垃圾池817座,建成村屯垃圾焚烧炉442座,建立垃圾综合处理示范屯10个,已有103个村(居)委会制订村规民约,成立103个村级党群理事会,落实保洁员919人。
目前,该县32名处级领导和22名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分别与41家企业建立联系帮扶机制,58个县直单位的150名党员干部深入17个库区村开展包村帮扶工作,3000多名党员干部与4986户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先后深入基层调研达5000余人次,收集到问题和意见1000多条,承若为民办实事好事5000多件,帮助基层落实项目180多个,为群众办实事2376件,为企业解决问题21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00多件,进一步转变全县的干部作风,增进党群干群关系。
(许泰文
梁绍恩)
新闻推荐
依托世界长寿之乡的品牌和优质的生态环境,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特区,着力建成长寿养生、悠闲旅游、特色鲜明、主业突出、功能完善、带动性强的长寿养...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