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讯 2013年,巴马瑶族自治县旅游业进入历史上最好时期,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263.47万人次;今年1月至4月,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99.23万人次,同比增长12.1%,旅游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随着长寿养生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爆,一些扰乱旅游市场和环境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应运而生,特别是重要景区环境秩序混乱、河(湖)水污染、“两违”现象严峻等,该县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契机,加强旅游管理,组织各涉旅部门协同作战,对全县旅游市场和环境秩序进行全面整治,全县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市场和环境秩序日趋良好。
该县深入贯彻《国家旅游法》,树立依法兴旅和依法治旅的理念,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旅游法制机构建设,成立自治县旅游执法大队,充实旅游执法人员。同时建立综合执法、安监、公安、文体、国土、消防、质监、物价、工商、药监、卫生和旅游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为依法管理旅游行业和旅游市场提供组织保障。
联合执法组在每季度特别是旅游黄金时间,对百魔天坑景区、水晶宫景区等重要旅游景区景点,寿乡、武周、凤凰、华昱等重要酒店,坡纳等农家旅馆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经常对全县16个旅行社进行监督检查,杜绝无证照经营;开展旅行社、导游、购物、景区点等公开承诺不收回扣活动;整顿导游队伍,规范导游行为,整顿旅游购物企业,保证诚实信用,聘请义务监督员,建立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构建有效的社会监督网。实现旅游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旅游购物、消费无宰客,旅游服务质量零重大投诉、旅游经营无“黑社”、导游服务无“野导”和“不让一个游客受委屈”的目标。
该县水晶宫景区门前有50多个临时摊点,因为靠近水晶宫洞口,生意还不错,“一个黄金周有的摊主能挣到一万多元钱。”一名姓黄摊主说。然而这些临时摊点严重影响到巴马的形象,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去年,该县党委、政府多举措,把这些摊点搬到停车场附近的商业区,彻底消除了多年的“顽症”,使水晶宫景区旧貌换新颜,成为该县清洁乡村活动最为突出的亮点。
长寿养生游大发展,土地价格也随之飙升,针对该县景区周边等地存在土地买卖的严峻“两违”现象,该县成立“两违”整治工作组,做好违法违规建房户的思想教育工作,对抢建现象,强制拆除,开展统一整治,拆除违章建筑105户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今年,市委常委、巴马县委书记奉海峰到长寿村调研时,发现长寿村环境秩序混乱,即研究并开始着手整治长寿村。
赐福湖是该县的著名旅游景区。上世纪90年代起,沿湖移民开始发展网箱等水面养鱼,面积达到29万平方米,大大超出3‰的科学合理可养殖面积。水面养鱼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却也影响了水上交通、水质和污染了环境,与发展旅游业矛盾突出。为此,该县今年着手实施“退渔还景”:整治清理湖面的网箱、地笼网、搬缯网等渔业生产设施以及垃圾漂浮物,让湖区渔业恢复原生态状态,实现湖面清洁、湖水清澈、空气清新的目标,并将赐福湖规划建设成为5A级景区。目前湖面的10万多平方米搬缯网已全部清理,2167个网箱、地笼网等设施已经拆除了99%以上,清洁水面超过1000万平方米。针对重点景区环境存在污染问题,该县动工建设了坡月污水处理站、垃圾中转站。
该县还按照自治性、自愿性、非营利性、公益性的原则,成立了国际候鸟人协会等县旅游行业协会,旅游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作用,推进诚信旅游,抵制低价恶性竞争,自我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另外,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在该县设立分校为契机,举办3期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点)、旅行社、星级农家乐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工作,以提高他们的从业技能和素质,自觉抵御各种诱惑,不做损害巴马长寿旅游发展的事。 (许泰文)
新闻推荐
为提高专武干部队伍军事素质和执行任务能力,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推动民兵预备役工作科学发展。 近日,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武部在该县某训练场开展各乡...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