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合乐村是一个革命老区和山区村,系曾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老红军、百岁老人黄荣的故乡。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屯303户1100多人,37名党员,人均耕地不足0.5亩,且呈零星分散状,过去,这里因贫困而出名。近年来,该村党支部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因地制宜,通过采取“支部引导+能人带动+产业覆盖”模式,大力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一条以山羊、香猪养殖和核桃种植为主的产业发展路子逐步成熟,农民逐步走向致富道路,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2100元。
村支书黄圣郦直面核桃种植刚刚起步、群众对核桃带来的经济效益认识不够、农民群众不积极、重种轻管等困难问题,积极响应乡党委、政府的号召,参加县核桃办举办的核桃种植培训班,做起村里种植核桃的示范带头人,个人种植100多亩核桃。此后,她还把核桃种植知识传授给农民群众,耐心引导大家开展核桃种植。通过党员领导带头,该村完成核桃种植1080亩。
“黑山羊,是巴马山羊老品种,个小结实,特别灵活,能登山走石,以吃山上的野草和灌木树叶为主,不需要喂饲料,投入成本不大,肉质鲜美可口,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攀升。”黄圣郦说道。村民黄甫健在党员李铁结对帮扶下,充分利用本村丰富的林下植被资源,发展黑山羊养殖业,母山羊从5头发展到15头,成为全村黑山羊的养殖示范户,于2011年脱贫致富,建起3间两层半的楼房。今年,黄甫健的黑山羊出栏共60头,收入3.6万元。致富后的黄甫健积极扶持周边群众,辐射带动8户群众养殖黑山羊脱贫致富。
壮族党员李桥为了把甘蔗种好收成高,他积极参加乡里举办的甘蔗种植培训班,并把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践中。现在他家种植甘蔗面积达80亩,2013/2014年榨季产量达1100吨,收入近30万元,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甘蔗种植大户。致富后的李桥没有忘记众乡亲,他积极参加到“党员结对子”的帮扶工作中,使合乐村甘蔗生产向规模化生产发展。
在党员领头雁、党员结对子的作用下,该村培育出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的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队伍,帮助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全村在干吾、百累、拉拾、拉物、弄里等条件比较好的自然屯种植甘蔗、火麻、黄豆,在双林、弄甲等山区屯发展山羊、香猪养殖产业。据统计,该村现有核桃树面积1080亩,火麻700亩,甘蔗350亩,黄豆300亩,2013年山羊出栏400头,香猪出栏600头。
新闻推荐
“自从村里办了农家书屋,我们农民有书看了,而看书多了现在村民们讲话相对文明了,种养有技术支持了,农家书屋真是我们农民的精神食粮。”8月6日,巴马瑶族自治...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