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公安局办证服务窗口单位从点滴小事做起,真心诚意亲民爱民,用实际行动温暖民心,率先推出便民新举措,办证服务窗口实行错时制上班,提出了“朝九晚五”(早上9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中间没有休息时间)工作制,通过延时服务和便民服务赢得群众交口称赞,提升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
3月20日中午12时55分,蓝先生匆忙走进巴马县公安局户籍办证大厅,看到还有人在值班,蓝先生开心地与户籍民警交谈起来。通过交谈,民警得知蓝先生家住离县城近40公里的东山乡,此次来为孙子补办一些证件手续,由于其住所偏远且交通不便,蓝先生在颠簸了一个早上后方才来到办证大厅。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办证大厅中午不关门,民警仍在上班,民警依照程序很快为蓝先生办理了相关手续。
6月2日,燕洞派出所民警放弃端午节休假,携带设备驱车近2个小时,来到燕洞乡龙田村90岁老人陆英元家中,上门为老人办理第二代身份证。民警上门服务,终于帮陆元英老人解决了没有身份证的难题。
6月4日,一名神色紧张的少年来到巴马县公安局办证大厅,经民警询问,原来该少年系巴马高中一名高三学生,家住外地,周末返校时不慎遗失了居民身份证,当时距离高考仅剩3天。小周六神无主,只能到公安局向民警救助。获悉小周的情况后,民警迅速运用离线指纹采集系统采集了小周的照片和指纹,传输到小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受理长期身份证。考虑到时间紧,居民身份证不能在6月7日高考前到达,民警为小周办理了一张临时居民身份证。不善言辞的小周,接到民警递给他的身份证,腼腆地对着民警说:“阿姐,谢谢!”
在出入境办证窗口的办证民警苏若莲看来,以前自己中午到时间下班就门一锁,到了下午准时上班就行了。可现在每天都要值班,午间休息也不行了。但是看到前来办事的群众中午不用在外沐雨晒太阳,有时还可以在午休时提前帮他们解决问题,她觉得很高兴,虽然自己是辛苦了一点,但群众满意的笑脸更多了一些。
这只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巴马县公安局办证服务窗口深入基层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一个缩影。据统计,今年2月中旬实践活动开展至今,该局办证窗口民警深入乡村共为群众办理相关证件达1200件次。
如今,走进巴马县公安局每个办证窗口单位,他们都推出4条便民举措,上班提前10分钟,不让群众多等候;下班推迟10分钟,群众的事情没办完不离岗;午休专人值班,大厅不锁门并免费开放热水,不让群众在外淋雨晒太阳;服务谦和到位,不让群众跑冤枉路,心生无名火。
新闻推荐
在美丽的盘阳河边,走进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新农村示范点——百马村坡纳屯,给人第一印象是:整齐、干净、清洁、环保、漂亮,依山傍水,风景如画!
&n...
巴马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马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