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夫
10月27日,《河池日报》在报眼位置刊登一篇题为《第七届中国十大寿星名单出炉——河池117岁黄乜依和116岁罗乜昌上榜》的消息。文章说:“2010年以来,河池市已连续五届有百岁老人登上‘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市100周岁至109周岁老人为785人、110周岁以上老人为23人,每10万人中有健在百岁老人19.48人,远高于‘中国长寿之乡\’的新标准。”作为河池人,看了这则消息,相信大多数人会因此而激动与自豪。
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到一百岁,夫复何求?
长寿是人人追求的目标。既然能活到一百岁,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吗?
当然有!政府部门和商家果断地回答。几个月前,恭城瑶族自治县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县长林武民所说的话颇具代表性:“评这个称号不是为了图虚名,而是为了促进恭城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林武民看来,依托长寿之乡的品牌,恭城的油茶加工和相关的有机农产品产业会有很大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帮助农民增收。此外,授牌长寿之乡以后,对当地养老、养生事业的发展,及招商引资,都将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今年6月初,富川瑶族自治县被授予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牌匾当天,就对外正式发布了“富川长寿宴”品牌。“这标志着以富川长寿饮食为重要代表的富川长寿养生文化,迈上了品牌化、产业化的道路。”富川县委书记廖立勇表示,县里将依托地处珠三角上风上水和三省通衢的独特区位优势,放大“中国长寿之乡”品牌效应,全力推进中国瑶乡生态养生休闲度假优选地建设,打造“生态健康旅游、生态健康农业、生态健康养生、生态健康休闲、生态健康养老”的生态健康产业集群。
从上述语气中,似乎该县的发展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犹如一位蓄势待发的跑步运动员,只等评上“中国长寿之乡”的发令枪一响,就全力向前冲刺。从已经获得“世界长寿之乡”和“中国长寿之乡”多年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来看,该县现在的产业大部分打的是长寿品牌,而且获利颇丰,令刚获得或正在着手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的县(市)钦羡不已。的确,“长寿之乡”是一张“含金量”很高的名片。
“长寿之乡”的品牌效应和巨大潜力已经不容置疑。但是,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考虑到有序开发,科学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巴马的长寿经济开发过程伴生出一些不科学的现象,近年来多被媒体诟病,决策者们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正着手进行整治。
从长寿品牌中获益,我们更应该关注品牌的根源即长寿老人们,这样才能使品牌更具有生命力,更能长久发展。政府部门应时刻关心长寿老人的生活、心情,让他们活得无忧无虑,平安幸福。当然,有时政府部门鞭长莫及,对老人的关心照顾具体体现在家庭成员的言行上。
不久前,笔者回到故乡,听说邻村一位105岁的阿奶刚过世,在赞叹阿奶高寿的同时,又为她离世的凄凉而感慨——阿奶生有5个男孩,现在孩子们也已子孙满堂了,但没有一人肯认养阿奶,迫于世俗舆论的压力,5个男孩协商:每人养阿奶一个星期。但因为缺乏基本的孝心,阿奶没有在一家过得舒坦,不是媳妇们的冷言冷语,便是食不甘味。最后,老人还是死在自己的小屋,没有一个孩子在场。老人需要的是子孙的孝顺,能幸福平安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时光,他们对长寿百年倒没有多少强烈的愿望。
《礼记·曲礼上》说:“百年曰期颐。”
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俗话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我们现在有了农村养老保险,政府部门也关心长寿老人,给予各种保障福利,但老人更需要子孙的孝养,他们认为这个比长寿还重要。子孙尽孝奉养老人,老人自然活得开心,寿命自然更加延长。
新闻推荐
11月18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太极、瑜伽、书画、养生等活动晚会在巴马瑶族自治县活泉景区举行。此次活动由广西抗衰老科学技术协会、巴马科学养生协会主办...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