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桃。
黄国强。
在广西第十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由河池学院学生组成的代表队获得了“独竹漂”运动项目的全部4个一等奖和8个二等奖中的7个,被誉为河池民运会军团中的“梦之队”。而在这支“梦之队”中,有两名来自河池大瑶山深处的“山里娃”黄国强、陆春桃,他们各自分别取得“一金一银”的战绩。11月6日至7日,记者到河池学院及都安瑶族自治县等地进行采访,追寻黄国强、陆春桃两名选手从瑶山娃到民运会冠军的成长之路。
留守儿童 筑梦瑶山
黄国强和陆春桃分别来自巴马瑶族自治县和都安县的大瑶山深处,童年的记忆都是瑶山深处的青山碧水和瑶乡人民的淳朴善良。由于土地贫瘠,地少人多,他们的父母常年外出务工,他们成为了“留守儿童”。
身材健壮的黄国强是巴马县那桃乡兰廷村人,他的童年就是在兰廷村小学度过的。由于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他所学的课程和所接触的课外读物与城里的孩子无法相比,体育课几乎就是一个皮球一堂课,久了也就腻烦了。后来,他在上体育课时,就偷溜出去到校园外的一条河游泳,只有在水里,他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快乐。
一次体育课,他趁老师不在,又溜出去游泳,发现随后寻来的老师,他爬上岸,顾不得穿衣服,抱着衣服就跑。那么小,哪里跑得过老师啊!被老师抓到后,光着身子的他,被老师用树枝抽打了一顿,写了检讨书才过关。但学校附近的那条奔淌着的小河,见证了他与水的“渊源”,成为他从事水上竞技运动的“启蒙地”。
身材高挑的陆春桃来自都安县高岭镇弄池村,粗犷的瑶山孕育了她豪爽的性格。从小,作为留守儿童的她就常和哥哥及村里的男孩子一起玩,经常在村边小河里戏水、追逐打闹、潜水捉迷藏,后来由“小跟屁虫”逐渐成了“大姐大”,身后经常有一群“桃迷”,在崇山间玩耍如履平地。那时看似平凡的生活,却磨炼了她的性格和耐力,使她的体育生涯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进入初中后,陆春桃的身体素质的优势日益显现,学校运动会经常是“摘金夺银”。陆春桃说:“改变我选择向体育方向发展的是在初中阶段,有一次,体育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当时我身高只有155厘米,却一下就跳出2.22米,令老师很惊讶。体育老师让我作为体育特长生报考高中,却由于身高不够,我没有参加特招考试。高中第二学期,经过深思熟虑,我选择了参加体育特长班的训练,由此,我人生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成功‘转型\’。”
心怀梦想 追梦校园
虽然黄国强有些顽皮,但学习也是很用功的,当年他是以村里第一的成绩考上初中,后来考上巴马高中的普通班。经过高一一个学期的学习,他发现自己的各科成绩在普通班想考上二本院校是难以实现的“梦”。同时,黄国强心中还有一个难言的压力,就是父母对他寄托很大的希望,时常在村邻面前自我夸赞儿子至少是“二本的料”。为了不让父母丢脸,他听说体育特长生高考时文化分要求不是很高后,就找体育老师想进体育特长班。因为他个子不高,而且平板足(俗称脚平足),体育老师劝他不要学体育了。倔强的黄国强为了证明自己,还是报名参加体育特长生的选择,未曾想竟然入选了。
此后的两年多时间,他每天奔跑在跑道上,爬滚在沙堆里,练习自己并不喜欢的100米、800米跑和跳远等体育项目,每天要扛起比自身重一倍的杠铃进行下蹲训练,提高自己腰肌和腿部的力量,备战高考。最后,他被河池学院体育学院录取,成为村里第一个二本生,也让父母在村邻面前“赚足”了面子。
黄国强说。“这样的选择,也是对父母尽孝心吧!同时,也开始了我的追梦之路,踏上了靠体育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第一步。”
陆春桃对体育则是情有独钟,她觉得自己就是为体育而生的。初中的时候,她经常是校运动会100米、200米的冠军,并且这样的运动成绩一直保持到高中,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健将,就是她高中时代的梦想。
至今,她还为当年800米跑“创纪录”而未被认可的事“耿耿于怀”。那是她高二的时候,身体状态异常的好,打破学校800米跑纪录成了她梦想的一个目标。由于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只有350米,800米跑要2圈多,在跑完2圈进入直道冲刺的时候,她没有分辨清楚应该在直道分叉口的一只轮胎外侧跑入直道,而她竟然从内侧跑过,虽然最后的成绩比原纪录提高了3秒,但因为她“违规”而不承认她的新纪录。她自嘲地说:“想想有人说体育生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也有一定道理吧!”说完,就是一阵爽朗的笑声,让人觉得她性格的豪爽与乐观。
由于她独特的体育“天赋”,在2012年高考中,她以体育95分的成绩上了二本线,顺利地踏进了大学的大门,开始了人生的圆梦之旅。
大浪淘沙 圆梦钦州
陆春桃和黄国强这两个瑶山娃终于走出了世代居住的瑶山,并在同年走进了河池学院体育学院学习。2014年4月,他们又双双被列入“独竹漂”项目候选队员集训大名单,正式接触这个完全陌生的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开始了全新的“水上漂”生活。
开始训练时,很多人热情很高,但由于“独竹漂”项目需要良好的平衡性和控制力,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性和稳定性,不少同学在几番“失足落水”、在漂上“摇摆不定”的遭遇后,纷纷知难而退,最后还剩14名队员。陆春桃和黄国强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劲头,经过层层选拔,幸运地在选拔的残酷中脱颖而出,被教练组“敲定”为参加钦州第十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竹漂项目比赛6人团队中的成员。负责“独竹漂”项目的河池学院体育院副院长蓝建卓回忆说,当时我就看好了这两棵好苗子!
蓝建卓有着丰富的“独竹漂”教练经验,为了培训学生们的平衡性,他将三根直径20厘米左右的水管固定在一起,每根水管之间留有20厘米左右的空隙,让学生们站在中间的一根上,练习平衡。后来才逐步在一根“漂”上练习。
由于黄国强脚是平板足,站在漂上,想要通过脚的弧度来“黏”住漂就比其他同学困难得多,但他不气馁,反反复复地琢磨“黏漂”的最佳结合点,经过无数次的落水,最后终于站稳了竹漂。
女孩子的手都是细皮嫩肉的,但陆春桃每天却要握着长4.5米、重3.5公斤、直径4厘米的划杆训练,不仅手磨出血泡,还要忍受落水的浸泡……特别是在学院内的一个鱼塘里,水质不是很卫生,每次受伤都要许久才能愈合。陆春桃说,由于男女队是同时训练的,训练初期,有六根漂,每个人在不同的漂上训练,训练中最有趣的是队员落水“掀起波浪”推翻另一个站在漂上训练的队员,接连溅起水花,宛若“梅开二度”。
经过层层选拔,陆春桃和黄国强成为参加广西第十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竹漂项目比赛六人团队中的一员,并于10月30日抵达钦州。
天公不作美。原定11月2日开始独竹漂项目的比赛,但由于天气的原因,部分项目直到11月3日上午才比赛结束。经过大浪淘沙的磨砺和赛场激烈角逐,陆春桃和黄国强双双站到了冠军的领奖台,圆了他们在瑶山深处就寄托无限期望的“冠军梦”!
目前,陆春桃和黄国强双双在精心备战明年在鄂尔多斯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更高的舞台正在等待着他们的挑战!我们也期待他们能够满载而归。
新闻推荐
11月18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太极、瑜伽、书画、养生等活动晚会在巴马瑶族自治县活泉景区举行。此次活动由广西抗衰老科学技术协会、巴马科学养生协会主办...
巴马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马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