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地处桂西北山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制约,经济发展瓶颈及短板十分突出,是广西乃至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2012年,河池有162万人处在贫困线以下。为不断突破发展短板,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五大工程”建设,以进一步加快富民强市新跨越、建设幸福新河池步伐,其中开发扶贫攻坚工程被提到了日程之上。经过3年努力,2014年,河池贫困人口已降至80万人左右。3年来,正是依托中央的战略关注,河池不仅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及帮扶单位大量的财力支援,更得到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多方智力汇聚之下,河池开发扶贫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逐步驶入快车道。
内部发力,智变思路奋力攻坚
开发扶贫目标能否实现,根本点在于是否具备内生发展动力。经过认真总结、反思过去扶贫工作的经验教训,河池积极改变扶贫思路,将“扶贫开发”变成“开发扶贫”,强调扶贫的内生动力。在认清自身石漠化现状严峻的前提下,摸索出“人下山、树上山、气入户、羊入圈、药盖石、水蓄柜、土保持、民致富”的24字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在坚持产业扶贫是扶贫工作的基础和支撑理念下,一方面,抓好“整乡推进”示范推广工作,重点推进产业扶持贫困户全覆盖,通过不断强化示范引领,增强产业扶贫支撑力度,另一方面,抓好产业扶贫的培育壮大,强力推进核桃、桑蚕等十大扶贫产业全面发展;在意识到扶贫不能“大水漫灌”后,坚持立足***,创新***建档立卡工作方式,为扶真贫、真扶贫打下坚实基础。“要致富先修路”,如今,河池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加快了步伐,扶贫发展基石得到进一步夯实。2014年底,全市行政村公路通达率90%以上、自然屯(20户以上)道路通达率77%以上。
纵向借力,智抓机遇顺势而为
地方的发展,离不开中央的战略部署。2011年5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出台,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滇桂黔石漠化区作为国家今后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中央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对连片特困地重点扶持,加快推进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河池市所辖的7个县,被纳入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这意味着河池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战略性发展机遇,必须牢牢抓住。在这个机遇下,2011年以来,上级对河池下拨的财政扶贫资金实现持续增长。2014年,得到财政扶贫资金2.99亿元,同比增长11.15%。同年,在原已获得7个广西“十百千”产业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基础上,又新增获得金城江区广豆根种植、巴马瑶族自治县油茶种植、南丹县猕猴桃种植、天峨县珍珠李种植等4个总扶持资金6000万元的项目。至此,产业扶贫示范工程项目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在全区率先实现了全覆盖。
(下转第六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蒋宽
通讯员
邓永生
白丁卉)2月5日至6日,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唐仁健深入河池市,就扶贫开发、生态保护、现...
巴马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马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