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讯
今年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各级党委(组)班子,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精心谋划推进基层党建,形成了书记牵头抓总、常委(委员)分工负责、城乡横向联动、分层负责落实的齐抓共建局面,党员领导干部成为促进经济社会总体平衡发展的主心骨和开路人。
责任为先,形成党建工作向心力。各级党委(组)班子始终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在履行职责的首要位置,不断增强“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就不称职”的思想认识。该县党委年初组织制定全县思想、组织、统战、纪检监察等工作要点,先后召开11次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督促县委常委成员深入基层党组织调研指导,解决30多个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重大问题,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例会、常委分工负责和联系点、“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等24项制度。
基层为先,提升党建战斗力。先后举办了科级干部主体班、党外干部培训班、旅游扶贫培训班、村“两委”班子成员培训班,市委常委、巴马县委书记奉海峰和县四家班子领导与专家学者上堂授课。引导组建农家旅馆、香猪养殖、瑶族民族工艺等特色产业链上的行业协会党支部,完善百魔洞等重点景区党员服务站建设。指导组建“两新”组织党工委和卫生计生党工委,组织选派285名驻村工作队员,抓好全县34个村级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整顿11个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村(社区)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公务办公、村干待遇、党员培训工作;落实1200多万元资金帮扶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围绕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健全79个乡村便民服务中心,指导59个机关单位公开和简化办事流程,组织开展“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等6个专项整治,纠正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事件39例,查处拖欠群众钱款和克扣群众财物资金8.1万元,诫勉约谈干部6人次,查处3人。
创新为要,激发党建工作原动力。在推广“党领民办·群众自治”、“红雁领飞”等机制的同时,指导探索“日帮理事、月帮解难、圩日联办、旬日联议、扶困生产、扶富发展”的“两帮两联两扶”服务群众工作模式。深化“54321”
结对帮扶机制,在“清洁乡村”工作中,出台《清洁乡村工作激励考评办法》,对清洁乡村优秀村屯作出奖励具体规定;探索开展“三问三谈三访”党内关怀机制;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活动中建立“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领导干部与困难户结对帮扶、党员干部参与社区服务”的服务机制;创新开展“关爱革命烈士子女·情系五保孤寡老人”活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与27个敬老院、“五保”村、1200多名烈士子女和孤寡老人结成联系帮扶对子。完善景区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探索创建度假养生“候鸟人”人才库,搭建“候鸟人”服务平台。
作风为基,彰显党建工作新活力。各级党委(组)班子成员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责任担起来”,重拳整治“四风”顽疾。共整改问题1776项,出台制度216项、修改324项;开展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等专项督查43次,督查整改问题37个。选派了34名县乡事业单位干部到项目一线和重要部门挂职锻炼;制定出台《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办法》,先后抽调56名非领导职务干部投入到“两违”整治、国际旅游新城开发、旅游重大项目建设等重要工作;研究制定《一般干部轮岗交流实施方案》,把全县在同一岗位任职超过8年、在二层机构等重要岗位任职超过5年、工作表现差的干部“筛查轮岗”,切实解决“两无三先四不”问题。先后组建10多个重大项目建设帮扶组,有效地推动了项目前期策划、征地拆迁、组织推进等工作,促使百魔洞度假区、中脉养生都会、国际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具备了实质性开工条件或已实现开工;新引进项目6个,总投资达70.3亿元,新落地建设重大饮用水项目3个,实现竣工投产2个;仅用1个多月时间,完成赐福湖渔业设施综合整治,实现了还景于湖,还湖于民。
(许泰文)
新闻推荐
巴马讯
1月15日中午,一群说着不同方言,来自不同地方的养生人群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的盘阳河边,兵分三路沿着河两岸捡垃圾,开展清洁河道、街道等公...
巴马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马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