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
炼)
2014年,巴马瑶族自治县以“突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主线,坚持依靠科技,不断创新举措,构建与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相匹配的水产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经营体系,实现水产畜牧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去年,该县生猪出栏57万头,同比增长5.26%;肉牛出栏0.95万头,同比增长5.55%;肉羊出栏7.8万只,同比增长5%;家禽出栏131万羽,同比增长4.8%;肉类总产量1.92万吨,同比增长3.42%;渔牧业产值5.45亿元,同比增长3%。
创建乡镇防疫公司,推动防疫工作进程。为推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该县创新防疫体制,创建乡镇防疫公司,组织巴马镇、甲篆乡、所略乡、东山乡、那桃乡、百林乡等6个乡镇的村防治员成立了渔牧兽医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创建防疫公司,动物防控工作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全县各种免疫抗体水平平均合格率达94.44%,并代表河池市通过自治区秋防工作验收组的验收。
加大渔牧业执法力度,渔牧业安全生产有保障。该县严把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关,强化防、检疫监督管理,加强基层防、检疫监督设施建设和重大疫病的监测,全县动物屠宰检疫率、农户散养畜禽产地动物产品持证率、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率、“瘦肉精”监测合格率均达100%;全县无渔牧业安全生产事故。
加强渔牧产品推介工作,打造寿乡特色品牌。该县利用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着力打造巴马香猪、山羊、瑶鸡等特色优势渔牧业产品品牌,使现有规模产业提档升级,发挥效益。同时,还利用各种农产会,先后组织推介巴马香猪8次。通过加强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延长生猪产业链,建立和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调动农户发展养殖积极性,带动产业发展,巴马原种香猪农牧实业有限公司、三牧实业公司等龙头企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贯彻落实惠农政策,推动渔牧产业发展。该县从去年6月份开始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中央、自治区安排的重大涉农补贴和项目资金。2014年,全县共落实惠农政策4项,惠农资金140万元;其中,落实全县能繁母猪保险10858头,育肥猪保险23300头,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能繁母猪死亡的理赔60多万元,生猪标准化规模猪场的建设30多万元,渔业油补30多万元,村级动物防治员强制免疫补助20多万元,做到阳光操作和零投诉。
新闻推荐
危朝安深入巴马调研时强调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推动富硒产业发展
本报讯
(记者
罗昌亮
通讯员
凌吉荣)
2月3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深入巴马瑶族自治县,就富硒产业发展、生态乡村建设和旅游产...
巴马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马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