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沈泉池
通讯员
黄鹏欢)2014年12月29日至30日,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温达勤率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第一考评验收组到河池市,就河池市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工作进行考评验收。市委副书记陈刚、副市长徐钦恒陪同考评。
两天来,考评验收组先后深入河池市大化、都安、南丹、宜州等4县(市)进行实地了解,认真听取介绍,详细询问示范区的建设情况,并查阅相关资料。
据了解,2014年6月,河池市全面启动示范区建设工作,积极组织都安、大化两县各创建1个自治区级示范区,南丹、宜州、巴马3县(市)各创建1个自治区级备选示范区,其他县(区)各创建1个市级示范区。其中,都安瑶族自治县在地苏镇兴利村头亮屯,建设“综合示范村+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的现代特色农业观光示范园;在红水河沿岸建设现代特色农业长廊,核心示范区面积3000亩。大化瑶族自治县在大化镇景山村、上旗村,建设占地3800亩的“猪-沼-果(蔬)”种养生态循环(核心)示范区。南丹县在芒场镇巴平村、蛮坝村,建设3500亩绿色巴平米基地和休闲观光示范园。宜州市在庆远镇东屏村建设3000亩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葡萄种植示范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在甲篆乡甲篆村等3个村、巴马镇坡腾村等4个村,建设4000亩集生态有机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产品生产3个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区。
考评验收组指出,示范区的建设要做到规划好、经营好、组织好、装备好、农民收入好,引领传统农业产业改造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考评组希望河池市继续按照自治区提出的要求,积极推进示范区的建设,要实事求是,科学论证适合示范区种养的品种,提高装备技术含量,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让农民实实在在享受到现代特色农业在经济、生态、旅游等方面带来的效益。
新闻推荐
巴马讯
“现在缴纳新农合和养老保险,人大代表带头直接来到各村屯服务群众,不用自己跑到村委会或乡政府办理,真是太方便了!”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那门...
巴马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马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