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讯
近年来,由于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巴马瑶族自治县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发展带来诸多问题,给该县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自然资源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矛盾,使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该县及早着手,采取措施,坚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创建绿色生态巴马,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双赢的局面。
在产业发展中,坚持低碳引领,发展绿色经济。紧紧围绕世界著名长寿之乡这一品牌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等长寿健康绿色产业。农业方面,以无公害蔬菜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为载体,建设所略大白菜、那社稻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农业示范基地52个,面积达3000多亩,获农产品(基地)“三品一标”认证数7个。去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约14亿元,休闲农业旅游总收入达8.6亿元。工业方面,按自治区级A类标准对工业园区重新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大力发展水产业、长寿食品加工和建材加工等低碳产业。2014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5.1亿元,同比增长9.83%。
在项目建设中,坚持规划先行,环保优先。城南入城大道、旅游集散中心和华昱百魔洞生态养生度假区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及重大项目,都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科学规划,在自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建立自然和谐、经济高效和人文健康的综合性城乡系统。目前,已完成《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4—2030年)》,编制完成旅游区规划13个,正在编制的规划43个,亟须编制的规划11个。坚决打击“两违”,截至去年底,全县共组织开展大行动27次,共拆除“两违”户181户,面积达8328多平方米,扣押违法建筑钢筋800多公斤。
在生态保护中,坚持主动作为,保护和治理并重。植树造林是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的最有效办法,多年来,该县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河道整治、污水处理等工程建设,实现了生态环境良好、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2014年,完成造林3.7万亩,全民义务植树70万株,保护生态公益林82.3万亩,发放补偿金1022万元。同时,对赐福湖景区实施“退渔还景”工作,拆除10万多平方米搬缯网、2167个网箱、地笼网等设施,实现湖面清洁、湖水清澈、空气清新。建设盘阳河流域5村污水处理设施、坡月污水处理厂、甲篆污水处理厂、平寒屯、坡类屯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有效推进了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建设。
(苏瑞宁)
新闻推荐
巴马讯
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乡龙甲村龙满屯杨彩春,曾担任20多年的村干部、15年村党支部书记,至今还担任县、乡人大代表,是全县少有的“杨门女将”,她不...
巴马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马瑶族自治县这个家。